江西樂安:打造一體化青年人才黨員培育生態鏈

為有效破解農村青年人才黨員發展難、村級后備干部培養難、青年黨員作用發揮難等問題,江西省樂安縣結合實際,全覆蓋組建鄉鎮青年人才黨支部,搭建青年人才選拔、培養、使用一體化平台,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力量”。
標准“建”,為人才陣地“筑基搭台”。採取“縣統籌、鄉為主”的方式,整合鄉鎮文體圖書室、青年之家、四點半課堂等資源,按照有場所、設施、標志、黨旗、書報、制度的“六有”標准,在全縣16個鄉鎮創建青年人才黨支部和青年人才服務驛站。青年人才黨支部隸屬鄉鎮黨委直屬管理,黨支部書記由鄉鎮黨委書記兼任,支部委員由鄉鎮組織委員、團委書記等組成。根據行業特點,黨支部下設外出務工人員、退役軍人、致富能手等若干黨小組35個﹔根據分工不同,下設文化藝術、環境衛生、招工務工、社會救助等若干黨小組44個,鄉鎮黨辦負責日常指導管理,做好青年人才黨員的教育管理和青年人才的培養、發展和使用工作。
評級“管”,為干事人才“拓寬通道”。採取“個人自薦、組織推薦、群眾舉薦、黨員保薦、群團遴薦”等方式,對35周歲以下,學歷在高中以上的青年村干部、退伍軍人和具有一定技術及幫扶能力強的“土專家”“田秀才”等進行摸底,建立1155名青年人才信息庫,進行實名登記、動態管理。制定《青年人才“紅藍黃”三色管理實施辦法》,每月對青年人才進行量化積分制管理,並記入《青年人才積分台賬》。按照2:7:1比例確定紅色先鋒、藍色趕超、黃色后進,形成“后進趕先進、中間爭先進、先進更前進”的生動局面。截至目前,共認定紅色先鋒231人。對紅色先鋒實行“四優先”機制,即優先入黨、優先給予創新創業相關政策支持、優先推薦進入村“兩委”班子、優先作為評優評先推薦人選。
結對“帶”,為青年人才“精准滴灌”。組建青年人才微信交流群和青年人才黨員微信群,及時宣傳黨在農村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及家鄉時事動態等。推行領導干部“1+X”結對幫扶模式,安排236名縣鄉級領導干部與青年人才結成對子,就地培養。實行“1名首席專家+若干個鄉村主體”的“1+N”專家幫扶模式,從農技人員、脫貧致富帶頭人、新型職業農民中選聘一批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組建“首席專家庫”,每月結合不同培訓主題需求,有針對性的開展結對指導教學活動。截至目前,已連續舉辦各類培訓班16期,培訓青年人才2300余人次。定期開展在外優秀青年人才“三請三回”(雙返雙創)座談會,今年以來,共組織開展在外優秀青年人才“三請三回”(雙返雙創)座談會17場589人次,走訪慰問青年人才家屬122人次。
導向“用”,為鄉村振興“增磚添瓦”。建立健全青年人才黨員聯系群眾制度和“雙報到雙報告”制度,選派青年人才黨員到村(社區)參加共駐共建活動,以黨員亮身份、亮形象、亮承諾、亮責任,支部強陣地為主要內容的“四亮一強”活動,引導青年人才黨員助力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疫情防控等重點工作。截至目前,全縣1320名農村年輕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入黨申請人聯系群眾25862戶,收集民情民意893件,調解矛盾糾紛436起,為群眾辦實事2632件。充分發揮青年人才黨員專業特長、能力素質的優勢,積極推薦優秀青年黨員參與村內中心事務,通過村黨組織書記助理、專職黨建宣傳員等崗位鍛煉,切實提高青年黨員決策水平和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2021年村“兩委”換屆中,任用青年村“兩委”后備干部202人。(章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