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江西高質量發展夯實交通支撐
——新華網專訪江西省交通運輸廳黨委書記、廳長王愛和

交通運輸是全省社會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支撐。過去的一年,江西省交通運輸行業取得了哪些成績?未來將如何把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到建設交通強省、當好開路先鋒的實踐當中?近日,江西省交通運輸廳黨委書記、廳長王愛和接受新華網專訪,與廣大網友交流分享。
2022年6月8日,王愛和(前排右二)調研高速公路項目建設。(新華網發 資料圖)
新華網:請您介紹下近年來全省交通運輸發展總體情況。
王愛和: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交通運輸系統牢牢抓住發展機遇期,克難攻堅,主動作為,多項工作進入全國先進行列,有力地引領支撐了全省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總體來說,全省公路路網水平進入全國先進行列﹔贛江、信江高等級航道網基本建成並運行,水運發展取得重大突破﹔運輸服務水平顯著提升,群眾滿意度名列全國前茅﹔“放管服”及管理體制改革落地見效,行業治理能力顯著提升,如期實現了“十三五”圓滿收官和“十四五”良好開局。
新華網:作為全省社會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開路先鋒”,交通運輸在推進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愛和:近年來,全省交通運輸系統認真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交通運輸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發展,從簡單追求數量、增速的發展,轉向以質量和效益為首要目標的發展。集中體現在這樣幾個方面:
一是干線公路管理養護實現了從中游水平到全國第一的大跨越。全國干線公路養護管理評價是交通運輸部對國省干線公路最全面、最權威的評價。“十三五”以來,全省交通運輸系統緊緊抓住公路發展黃金機遇期,以“一年一提升,五年大跨步”的扎實步伐,科學有序推進干線公路養護,實現了從“追趕”“並跑”,邁向“領跑”,形成了干線公路養護管理“江西經驗”。干線公路養護管理綜合評分由“十二五”全國第10名上升至“十三五”全國第8名(不含直轄市),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雙雙取得全國公路養護管理公眾滿意度第1的好成績。在2022年度全國干線公路養護管理評價中,我省取得歷史性突破,獲得全國第1的優異成績,受到交通運輸部通報表揚。
二是公路路網體系實現了從“連線成片”到“基本成網”的大轉變。近年來,我省加快推動高速公路加密擴容、普通國省道管養升級、農村公路提質增效,公路路網水平大幅提升,公路建設實現從追求通車裡程數量增長到提升通行質量效率的重大轉變。高速公路方面,打通了30個出省大通道,全面實現了“縣縣通”高速公路,“大十字”八車道高速公路主骨架正在全面形成。普通國省干線公路裡程1.86萬公裡,普通國道二級及以上等級公路比例達93.3%,公路總密度達到126.27公裡/百平方公裡。農村公路裡程18.59萬公裡,在全國率先完成25戶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和農村公路“組組通”。
三是內河水運實現了由“短板弱項”向提速發展的大突破。“十三五”以前,盡管我省水運取得長足發展,但由於歷史欠賬較多、基礎薄弱,我省水運資源優勢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水運建設相對滯后,成為全省交通運輸體系中的一個“短板”。“十三五”以來,我們持續推動水運提速發展,穩步推進贛江、信江三級航道達標建設,贛江全線六個梯級、信江全線三個梯級樞紐船閘全部建成,全省內河水運綜合發展水平加快提升。
近三年來,共完成水運項目投資254億元,超過了全省水運歷史總投資額。建成新干、龍頭山、井岡山等一批航電樞紐,九江紅光國際港、南昌龍頭崗、泰和沿溪等一批港口碼頭﹔全省港口資源整合工作如期完成,進入優化整合后半篇文章﹔制定出台《江西省高等級航道養護管理辦法》,航道管養工作制度化、精細化、科學化水平明顯提升﹔推動各種交通運輸方式深度融合,提請省政府印發《貫徹落實推進多式聯運發展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工作實施方案(2021-2025)》,九江港“一帶一路”集裝箱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等5家省級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建設持續推進,贛州國際陸港成功獲批“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特別是2022年,在新冠疫情和贛江嚴重干旱斷航等不利環境條件下,1-11月全省累計完成水路貨運量1.24億噸,貨物周轉量377.8億噸公裡,同比分別增長5.4%和19%。其中,貨物周轉量增速排名全國第三。2022年,全省船閘過閘量、過閘船舶量、過閘船舶總噸位、貨物通過量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17.7%、101.18%、208.8%、328.9%。
2022年7月7日,王愛和(前排中)調研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新華網發 資料圖)
新華網:聚焦行業改革創新,提升交通運輸行業治理水平上,省交通運輸廳有哪些舉措成效?
王愛和:我認為,交通運輸事業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基礎,通過一段時間是能夠完成的,當大家都具備這項基礎以后,推動交通運輸事業發展,還需修煉好“內功”,不斷提升行業治理水平。我們強管理、重創新,在全省交通運輸系統開展“管理提升年”活動,通過標准化、規范化、專業化、精細化管理手段,進一步提高工作質效。活動共明確了15項重點工作、134項具體舉措,其中明確需在2022年12月底前完成的具體舉措共98項,已按時完成96項,剩余2項正在加緊推進。
一是服務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壓減和取消了一大批行政權力清單和行政許可証明,ETC辦理一次不跑被國務院作為經驗典型推廣。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穩步推進,廳本級88項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進駐省政務服務中心集中受理,真正做到群眾“進一扇門、到一個窗、辦多件事”。2022年共受理辦結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90341件,好評率100%。深入開展“服務區提質升級三年行動”,全省高速公路、普通公路服務區整體面貌煥然一新。
二是科技創新水平不斷提高。系統整合行業30個信息化項目,建成了以智慧交通大數據中心+智慧交通政務管理與服務平台、智慧交通綜合監管平台、智慧出行與物流信息服務平台為主架構的“一中心、三平台”。多項科研成果入選2022年度交通運輸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庫。聯網收費管理提質升級,全省高速公路門架聯通合格率等11個核心指標在全國名列前茅,其中多項指標排名全國第1。
三是行業治理頑疾精准破除。近年來,我們堅定不移推進科技治超,投資4億多元建設超限超載檢測點,目前,全省429個不停車檢測點全部建成,已有394個不停車檢測點上線運行,全省 516 家重點源頭企業中,406 家已將監測數據接入省治超綜合管理平台,實現了對營運車輛、企業、駕駛人等信息公用共享,普通公路超限超載率由7.9%下降為1.78%,降幅達77.46%,普通公路治超工作全國第4位,高速公路治超工作由全國第27上升為全國第1,每年可以節省40億元的公路養護資金。針對危化品運輸車輛通行管理難題,提請省政府印發了加強危化品道路運輸安全監管工作方案,建成危化品運輸車輛智能管理平台,實現了對駛入我省的危化品運輸車輛全鏈條安全監管“一網監控”,通過監管推動危化品道路運輸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2022年9月28日,王愛和在大廣高速南康至龍南段擴容工程通車儀式上講話。(新華網發 資料圖)
新華網:下一步,省交通運輸廳將如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交通強省建設?
王愛和:我廳將圍繞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交通強省建設為統領,以推進“十四五”規劃落實為抓手,全力加快交通項目建設,著力構建“大通道+大樞紐+大融合”的綜合交通運輸發展格局,全力推動全省交通運輸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一是全力加快交通項目建設,實現更加強勁的發展。計劃“十四五”期間,全省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資產投資4500億元,其中2023年力爭完成投資850億元以上。高速公路方面,重點推進滬昆、京九主通道高速公路“四改八”擴容和南昌、萍鄉等繞城高速,推進通城(贛鄂界)至銅鼓、陽新至樟樹至興國等省際高速公路建設,到“十四五”末,我省“大十字”八車道高速公路全面形成,基本實現“市市有繞城”,省際出口達到35個。普通公路方面,重點解決普通國省干線公路低等級和未貫通路,至“十四五”末力爭普通國道二級及以上比例達到 95%,消滅普通國道四級及以下瓶頸路段。構建和完善便捷高效的農村公路骨干網絡,“十四五”末實現70%縣道達到三級及以上水平,行政村通雙車道比例達到60%。水運方面,推進形成“兩橫一縱四支”內河高等級航道網和“兩主五重”內河港口體系,重點推進贛江航道提升工程和袁河、昌江等支線三級航道建設。全面加快九江、南昌主要港口和贛州、吉安等地區重要港口建設。樞紐方面,按照“客運零距離換乘、貨運無縫化銜接”建設要求,全面推進南昌東高鐵站、南昌昌北國際機場、九江廬山高鐵站等綜合客運樞紐和鷹潭中童等綜合貨運樞紐建設,完善多式聯運換裝設施建設,提高樞紐中轉銜接效率。
二是持續提高服務保障能力,實現更有溫度的發展。始終堅持人民交通為人民,全力以赴打造人民滿意交通。助推鄉村振興發展。以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為抓手,進一步構建和完善便捷高效的農村公路基礎網絡,不斷提升農民群眾便捷出行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提升運輸服務品質。完善農村公路運輸服務體系,推動建立農村客運政府購買服務機制,確保農村客運“開得通、留得住、服務好”。推進交通運輸與郵政快遞融合發展,加快構建縣鄉村三級物流服務體系。
三是加強行業治理能力建設,實現更可持續的發展。深化數字交通建設。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夯實數據基礎、深挖數據分析、強化數據共享,加快形成統籌發展、開放融合、運轉高效、重視服務的交通運輸信息化發展格局。加強執法能力建設。深入實施全省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隊伍素質能力提升三年行動,建立全省執法監督常態化機制,穩步推進“四基四化”建設。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簡政放權,進一步取消下放行政許可事項。深入開展“互聯網+政務服務”,全面推行“不見面”辦事,推動“一網通辦”和“跨省通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