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新生:從荒草叢生到人流如織
洽灣古鎮位於江西省南豐縣,離縣城約有半小時車程,因其保有數十棟明清古建筑而聲名遠揚,還被列為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
因交通不便,鎮政府遷至異地,古鎮也日漸衰敗,曾經繁華的集貿中心成了殘垣斷壁、荒草重生的空心村。近年來,隨著當地政府的修繕改造,衰敗的古鎮搖身一變成了熱鬧的鄉村旅游景點。
從繁華到衰敗,從衰敗到繁華,歲月長河的起起伏伏中,古鎮文化卻綿延不絕,穿透了歷史的迷霧,滋養著古鎮后輩。
春節期間,南豐洽灣古鎮修繕一新,迎來不少游人。 袁榮生攝
衰敗之過往:殘垣斷壁 荒草叢生
從大年三十開始,一直到大年初五,今年滿六十歲的胡財旺每天都忙得顧不上家。
胡財旺原是南豐洽灣古鎮的農民,以種桔為生。如今,他有了一個新的身份,那就是洽灣古鎮管理員。
洽灣古鎮地處南豐母親河旴江支流——滄浪河河畔,又恰位於河流轉彎處,所以得名洽灣。
從空中俯視,洽灣古鎮呈橢圓形,東西長,兩頭尖,像一艘大船,所以又被稱為船形古鎮。
說是古鎮,其實是古村。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洽灣是人民公社所在地,還聚集了郵電局、銀行等機構,是遠近聞名的集貿中心,興盛一時。
成也水,敗也水。因為臨河,水運發達,所以能成為人民公社駐地。也正因為臨水,所以陸路交通發展緩慢,埋下了衰敗的因子。
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后,河流枯竭,水運沒落,由於交通不便,鎮政府搬遷至異地,人口也漸漸流失,洽灣古鎮走向衰敗。
有本事的都出去了,要麼搬遷到縣城住,要麼遷至更遠的外地。到最后,村子裡隻有十幾位老年人堅守,成了名副其實的空心村。
和老人家一起堅守的還有數十棟明清古建筑。沒有了人氣,古建筑也日漸衰敗,一時間,村內殘垣斷壁,荒草叢生。
“一點也不夸張,那個時候,村裡到處都是齊腰深的荒草,房屋破破爛爛,還有不少倒塌的,在裡面拍鬼故事倒很合適。”胡財旺回憶說。
春節期間,南豐洽灣古鎮修繕一新,迎來不少游人。 袁榮生攝
如今之新生:流光溢彩 人流如織
變化發生在2018年前后。
2018年,南豐縣成立了以古鎮旅游開發公司,投入3000萬元,修舊如舊,將古鎮老宅和巷道路面修復完善,還新修建了管網、電網、停車場、公廁等配套基礎設施。
隨著洽灣古鎮修復完善,各類榮譽也紛至沓來: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江西省4A級鄉村旅游點、第七屆江西省文明村鎮、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等等。
也正是在2018年,胡財旺應聘為洽灣古鎮的管理員,負責村內衛生、水電等維修事宜。
從桔農變為古村管理者,四五年間,胡財旺見証了故鄉從衰敗走向新生的點滴。
“我種了一輩子南豐蜜桔,現在成了村裡的管理員,雖然工資不高,苦點累點,但是更有意義,也更有干勁。”胡財旺說。
從大年三十,村裡的人就開始多了起來,這完全出乎胡財旺的預料。這幾天,從早上六點半到晚上九、十點鐘,胡財旺忙得像個陀螺。
“我當時以為初一初二人不會很多,沒想到從初一到現在,村裡每天都人滿為患,白天看古建筑,晚上賞燈光秀。從人氣來講,我感覺已經超過古村最興盛的時期。”胡財旺說。
大年初一來的人多為南豐本地人,從初二開始,周邊的黎川、南城、宜黃等地的人也陸續涌入。
除了本地和周邊縣區的人外,春節期間,古鎮還吸引了不少南昌、上海、浙江等省城和外省市的人前來參觀。
“疫情剛開放那段時間,每天,我隻發口罩就要發兩萬多個,現在的人比那個時候還多。”胡財旺說。
春節期間,南豐洽灣古鎮修繕一新,迎來不少游人。 袁榮生攝
新生之后的思考:文化如何傳承?
游人如織、人氣興旺讓胡財旺倍感欣慰。
一些古建筑經過修繕,完好如初,讓子孫后代有了一個可以憑吊先輩的實體,往昔荒涼沒落的村庄也有了人氣,人氣帶來了財氣。
無疑,旅游的興旺,為古鎮帶來了勃勃生機生機。然而,重現生機之余,古鎮過度商業化也讓胡財旺感到絲絲隱憂。
洽灣古鎮不僅有數十棟明清古建筑,還有一個胡氏宗祠,被稱為“江南第一祠”,又有唐宋八大家——曾鞏的加持,文化底蘊十分深厚。
“來旅游的人,更看重的是好玩、新鮮。我們村有好幾百年的文化積澱,如果僅僅用來搞旅游,總覺得有點大材小用。”胡財旺說。
胡財旺的“隱憂”正在發生改變。這兩年,在開發旅游,讓古鎮重煥生機之余,當地政府還依托古鎮文化底蘊,舉辦各類文化活動,傳承古鎮文化。
比如,2022年,當地政府在洽灣古鎮舉行了一場“寫生中國”文化活動。
活動當日,來自北京、廣東、遼寧、內蒙、福建等全國各地的近百位畫家齊聚一堂,感受古鎮神韻,洽灣鎮鄉村書畫文化品牌一炮打響。
此外,當地每年還會舉辦多場盛大的民俗文化活動,在寄托大家的鄉愁之余,更能讓古鎮文化浸潤人心,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下一步,我們准備把村裡的胡氏宗祠打造成家風家訓和廉政文化基地,讓洽灣古鎮乘時代新風,破浪前行,行穩致遠。”南豐縣洽灣鎮黨委書記張文斌如是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