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信豐:畫好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最大“同心圓”

“現在方便多了!以前辦事要縣裡、鎮裡、村裡不停跑地跑。現在村裡有了網格員,直接請他們幫忙就行了。”4月10日,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油山鎮村民韓福生講起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帶來的好處,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近年來,信豐縣緊扣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試點任務要求,健全完善抓黨建促鄉村治理試點工作機制,構建黨建引領多方參與的治理格局,畫好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最大“同心圓”,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打通農村基層治理“最后一米”。
強引領 構建沉底到邊“一張網”
“如果沒有你們的及時幫助,那老人就危險了,太感謝你們了!”日前,信豐縣聖塔路社區網格員劉乙生在轄區第四網格(橋北菜市場)走訪時,看到一位70歲左右老人暈倒在地,他立即撥打急救電話並聯系轄區民警,幫助老人成功脫險,老人親屬拉著劉乙生連連感激。
據悉,該縣通過打造“10分鐘網格服務圈”,確保網格服務全天候。建立“群眾吹哨、網格響應、干部報到”機制,織密織牢網格治理體系,形成“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辦”的格局,實現了上級政策“一貫到底”、基層組織“耳聰目明”。該縣推動多網合一,將以往的宣傳、政法、民政等部門各類網格重新整合,實現信息 “ 一網共享” 、運行 “ 一網覆蓋” 、服務 “ 一網 通行”。
強引領,構建沉底到邊“一張網”,“網”出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據了解,截至目前,該縣共劃分為155個網格,選配網格員 1.46 萬名,專職網格員們奔走在基層一線,服務在群眾身邊,宣傳理論政策、調解矛盾糾紛,處理群眾身邊的大事小事,成為了群眾的知心人、暖心人、貼心人,涌現出網格裡的“活雷鋒”劉乙生,智斗飛車賊的賴建花,破解摩托車丟失案的王長花等先進典型,通過典型的示范帶頭作用,有效地提升了社區治理效能。
強統籌 下好多元共治“一盤棋”
信豐縣油山鎮坑口村的鐘光飛辭去深圳的工作,毅然回到家鄉投身鄉村善治的工作中﹔原來愛出頭、愛找茬的李開寶一拋往日形象,主動請纓擔任網格員,積極為民辦事……近日,筆者走進信豐縣油山鎮,看到一群身著紅馬甲的網格員穿梭在大街小巷,熱心服務群眾,讓鄉村澎湃著一股新動能。
黨建強,人心聚,產業興。近年來,在黨建引領鄉村網格化治理中,該鎮依托網格員“人熟、地熟、村情民意熟”的優勢,點對點幫助解決問題,發現、處置事件300余件民生大小事,幫助群眾申領贛政通、注冊電子社保、開展關愛“一老一小”等便民服務和志願活動1500余次。通過致富帶富能力強的網格員,輻射帶動全村開辦農家樂10余家、民宿5家,養蜂2600箱、種植臍橙300多畝、種植大棚蔬菜150多畝。
無獨有偶,該縣大塘埠鎮萬星村組織開展“走訪慰問”“集體生日”“鄉賢座談會”“舞龍表演”等活動20余次,村民在核酸檢測、防旱抗旱等方面大力支持,踴躍參與……信豐的農村呈現出黨支部戰斗堡壘更牢、村民主體作用增強、群眾更多認可點贊的景象。
堅持黨建統領,聚多方之力促治理。該縣還深入開展“百企興百村”“百社解百難”活動,形成聯鄉幫村促治理的效應。制訂易記、易懂、易行的村規民約。推行農戶文明積分制管理,充分激發村民參與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精心打造“不設圍牆”文明實踐站,組建紅色矛盾糾紛調解隊,深化拓展“以紅促治”新路徑。該縣通過強統籌,下好多元共治“一盤棋”,取得了顯著性成效,全縣涌現了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新田坪地山村等一批鄉村治理典型。同時,該縣實施鄉鎮擴權賦能改革,將64項縣級審批執法權限委托下放至鄉鎮,實行“365 天服務不打烊”,推進清單事項“就近辦”“掌上辦”“信速辦”。
強支撐 繪好強村富民“一幅畫”
4月1日,筆者走進新田鎮坪地山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紅瓦白牆的院落清爽宜人,家訓文化牆琳琅滿目,一條條由白改黑的柏油道路穿行在景區田園中,構成了一幅幅令人心曠神怡的田園風光畫卷。
新田鎮在成功探索建立村民變股民模式后,坪地山村今年又攜手大灣區企業投資運營坪地山旅游景區,引爆鄉村旅游。隨著鄉村旅游的發展,又催生出農家樂、採摘游等經濟業態,村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致富,走出了一條村集體與村民收入“雙提升”共同富裕之路。
據了解,該縣推行組織帶領、支部書記帶頭、黨員帶動的“三帶”模式,鼓勵支持黨支部領辦專業合作社,培育黨員致富帶頭人,帶動群眾發展富民產業,引領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助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整合資金、優化資源,打造紅色名村和鄉村振興點,建設黨建引領“五美”鄉村示范帶,黨員干部在家門口就能實現紅色教育,不少村通過鄉村游還吃上了“旅游飯”。以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務,激發發展活力。
目前,該縣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村均達 39.25 萬元,同比增長34.5%,4562名致富幫帶員帶動5萬多名群眾發展臍橙、蔬菜等富民產業,鄉村產業振興等工作獲國務院督查激勵,被列為全省鄉村振興先行示范縣。(劉濱、李千千、劉陽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