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共青城:數字助農 擴寬農產品“出村進城”路

在江西九江共青城市金湖鄉共青源農場三百畝蓮藕種植基地,挖藕人趁著天氣晴好,採收新鮮的蓮藕。一片淺水、一根根莖枝,幾名採藕人正在水中忙碌。
“這是目前挖出來最長的一根藕了,我們來稱一下看看多少斤,哇,有12斤重!”共青源農場、共青城市消費扶貧生活館負責人郝春變身一名網絡主播,坐在池塘邊,用手機開始直播挖藕,直採發貨,還順帶介紹著當地的土雞蛋、大米、茶油等農特產品。
“當天現採的蓮藕吃得放心、吃得健康,現貨現發、秒拍秒發,同城也可配送……”兩個多小時的直播,引來了不少網民圍觀,並且紛紛下單。初夏的共青城市雖經歷著“倒春寒”,但線上直播間熱度卻是持續升溫。
在郝春“沉浸式”賣貨模式的介紹下,涌入直播間的消費者紛紛下單,一場直播下來,僅蓮藕就賣出一千多單,拓寬了當地農產品銷售的“出村進城”路。在郝春看來,直播不僅是賣農產品,也是擴大對外宣傳共青城的“重要窗口”,讓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勝勢”。
“今年我們利用原產地直播分享共青城澤泉鄉六百畝茶園美景,吸引粉絲流量,助力農戶出售廬山雲霧茶。相比傳統營銷,原產地直播的方式更直觀,沖擊力更強,覆蓋面更大。”近日,為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國網共青城市供電公司化身“店小二”,開展直播帶貨,幫助“小農戶”打開“大市場”。
國網共青城市供電公司派駐澤泉鄉觀音橋村駐村工作隊隊員殷亮談起直播帶貨的“生財之道”樂此不疲,比起光介紹廬山雲霧茶的口感好,直接帶領大家“走進原產地”會讓消費者更有購買欲,不僅能讓春茶賣出高價錢、好口碑,更推介了共青城的自然景觀和茶文化,增收宣傳兩不誤。
據統計,在90分鐘的直播中,共計5000余人次觀看,售賣茶葉300余斤,銷售額10萬余元。“我們積極發動公司青年力量,深入產業現場,開展直播帶貨等活動。”殷亮表示,國網共青城市供電公司還將聚焦主責主業,積極做好電力保障各項工作,確保產業發展好用電、用好電,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共青城市把發展電商、拓展農特產品銷售渠道作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大力打造農村電商服務平台,探索“黨建+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推動當地農特產品產銷對接,通過搭建消費扶貧生活館等平台,從“線上、線下”雙途徑,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提高農戶收入。
“今年以來,共青城市利用多種直播方式大力推進‘跨界融合’,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實現從單純的賣產品向‘賣人文’‘賣體驗’轉變,助推優質的農產品‘出村進城’走上電商銷售‘快車道’,促進農民增收,賦能鄉村振興。”共青城市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王一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