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師范學院學前教育學院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7月10日至15日,豫章師范學院學前教育學院“幼見青心 一路‘童’行“社會實踐團做好“三個一”,走進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五雲鎮千丈村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一次卷褲腿蹚積水的調研
實踐隊員們在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及隊員的熱情引導下,走進幫助鄉親們脫貧增收的富硒稻田,來到曲折蜿蜒的生態水庫、依山而建的農家雞場和即將落成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地,調研稻田的產量銷路、水庫的生態養殖、蜂農的養殖事業、站點的建設情況等,並主動幫助村民收割稻田,打印張貼農產品標簽、拍攝一組組宣傳照,在一個個“富礦”中了解鄉村振興的密碼,在一個個具體實踐中貢獻青春力量,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一堂童心童趣的文明實踐課
“老師,我的五角星好不好看!”在實踐點的教室裡,一場指尖上的紅色技藝傳承實踐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著。
實踐隊員選取孩子們喜聞樂見、易於接受的閃閃紅星、飄揚紅旗、傳統窗花等具有紅色、傳統文化元素的小物件,講述起少年英雄潘冬子、小英雄雨來的故事。
這場“沉浸式”的剪紙教學頗受孩子們的青睞,他們拿起剪刀,認真在輕薄的紅紙上裁剪、雕刻,每件剪紙作品都充滿“童趣”,煥發著別樣風採。
此外,實踐隊員們還圍繞安全教育、文明禮儀、普通話推廣等內容進行了現場授課,將志願服務送到家門口,不斷擦亮鄉村的文明底色。
一張定格時光的鄉村映像
在鄉村調研的過程中,每家每戶牆壁上泛黃的照片吸引了實踐隊員們的注意。照片在斑駁的時光中早已褪色、褶皺。“我想,我們可以給爺爺奶奶拍一張照片留作紀念。”就這樣,一場“我與時光有個約會”的鄉村映像拍照活動走進了家家戶戶。大家穿梭在各個鄉親的家裡,在白牆前、在櫃子邊、在客廳裡……為老人們拍一張照片,留一段美好回憶,記錄這一溫馨的時刻。“爺爺奶奶,靠近一點,不用這麼拘謹的”,隊員與駐村干部邊開啟手電筒打光,邊引導老人站位拍照,將照片現場打印出來現場裝框,送到老人手中。
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隊員們在村裡的各個角落尋找脫貧致富的鄉村“密碼”,在實踐點的教室上好了關於思政、手工、文明、文化、安全的五堂“微課”,在家家戶戶拍攝農村生活的幸福瞬間,主動在實踐中做鄉村振興的見証者、親歷者和參與者。(方嘉欣、趙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