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農發行贛州市分行:政策性金融助力革命老區加速“融灣”

2024年01月16日18:33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農發行贛州市分行聚焦贛州打造革命老區與大灣區合作樣板區、內陸與大灣區雙向開放先行區、承接大灣區產業轉型創新區和生態康養旅游后花園“三區一園”定位,累計發放各類支持“融灣”貸款101億元,為革命老區對接、融入、服務大灣區發展貢獻政策性金融力量。

產業共振出實招,家居之都增活力

南康是江西省贛州市轄區之一,素享有“中國甜柚之鄉”“中國實木家居之都”美稱。2022年南康家具品牌價值達702.1億元,高居全國家具產業首位。2022年底,家具產業集群實現產值2500億元,家具集體品牌價值達到100億元,全區擁有家具企業7500多家。

作為深耕紅土地的唯一一家農業政策性銀行,該行累計投放家具產業貸款17.92億元,支持家具全產業鏈企業5戶,支持家具企業做大做強。在承接大灣區產業分工上,該行分別投入17億元、24.9億元幫助南康區、經開區建成超過300萬平米的標准廠房,吸引上百家企業入駐,為贛州經開區、南康區參與大灣區電子信息、現代家居等“1+5+N”主導產業領域分工,構建形成與大灣區緊密協作、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外,該行積極參與贛州與深圳共建,投入政策性金融工具資金4.71億元支持深贛港產城一體化合作區建設。在項目一期建設現場,工程車來往穿梭,工人們緊張有序作業,一個深贛兩市為加強港口與產業合作打造的先行示范平台正逐漸由藍圖變為現實。

托穩大灣“菜籃子”,打通融灣快車道

2021年,贛深高鐵建成通車,贛州至深圳由原來的7小時壓縮至2小時左右,隨著贛粵航班直飛、5條入粵高速公路陸續通車,贛州融入大灣區“2小時經濟圈”,贛南臍橙、新鮮瓜果等農特產品“上午還在贛州農戶的果園,中午就到了大灣區市民餐桌”。

該行緊跟時代步伐,依托便捷地理優勢和富硒土壤資源優勢,瞄准大灣區發展需求,不斷優化產業布局,重視富硒品牌建設,近年來累計投放蔬菜產業貸款12.6億元,支持寧都縣、於都縣、會昌縣、信豐縣3.75萬畝蔬菜大棚建設和1萬畝高標准現代富硒農業產業園,吸引100余家龍頭企業和合作社參與蔬菜產業發展,種植的茄子、辣椒、苦瓜等蔬菜銷往粵港澳大灣區,年產量18萬噸,年產值在10.8億元以上。

為解決融灣物流問題,該行借助“數字平台+智運快線+智慧園區”綠色物流發展新模式,大力實施電商進農村工程,投放2.9億元貸款支持農村物流設施建設,為縣域電商貿易建造一個集辦公、交易、冷鏈、加工、倉儲於一體的專業孵化基地和“三級聯動“物流網絡”,為贛州加快建成優質生態產品供應基地插上了翅膀。

圍屋“蝶變”迎新生,農村舊貌煥新顏

“五洲客家音、四海桑梓情”,前不久,世界客屬第32屆懇親大會在贛州龍南市召開,毗鄰大灣區的千年客家古邑龍南市素有“圍屋之都”之稱,境內有376座各具特色的圍屋,極富客家文化風情,但因大多數圍屋都分布在廣袤農村,鄉村基礎設施條件差、交通不便,大大影響了資源利用。

近年來,該行僅在龍南、定南、全南“三南”地區就投入11.67億元支持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全轄累計投入超過70億元,覆蓋全市240個鄉鎮,擴改建鄉村旅游道路產業路84條,保護傳統村落、歷史文化名村、特色建筑百余處,升級改造后的圍屋、村史館、產業文化中心在贛南大地遍地開花,每年吸引來自大灣區30多批次,超過10萬人次的游客前來休閑度假旅游。融灣崛起,向南而興,農發行政策性金融力量正使贛州向大灣區生態旅游“后花園”邁出堅實腳步。(廖璐)

(責編:羅娜、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