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安義縣優化農村老人兒童關愛服務資源配置,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

“幸福院”裡的幸福生活

2024年01月19日08:19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白沙村“一老一小幸福院”正在開展兒童活動。

“開飯咯!”每天11時30分許,安義縣長均鄉白沙村“一老一小幸福院”香飄四溢,20多位老人坐在飯桌旁,享用著可口的“三菜一湯”。到了周末,這裡除了老人的歡聲笑語,還能見到孩子們的身影,他們學習手工,開展各類文體活動,充實且快樂。

去年,安義縣的長均鄉白沙村、龍津鎮城北村、鼎湖鎮柏樹村、東陽鎮馬源村等4家“一老一小幸福院”,入選全省第一批改造建設試點名單。運營以來,安義縣按照“需求導向、尊重意願、試點先行,整合資源、提質增效”的工作思路,優化農村“一老一小”關愛服務資源配置,進一步提升農村養老服務質量和農村留守、困境兒童關愛服務水平,有效滿足了農村老年人及兒童服務需求。

閑置校舍 煥發“幸福”活力

1月16日,記者來到白沙村“一老一小幸福院”,2000多平方米的院子干淨整潔,兩棟兩層樓房並排而立。“一棟供老年人使用,一棟為孩子們提供活動場所。另外,村黨群服務中心也搬到這裡,村民辦事更近、更方便。”白沙村黨支部書記楊慶介紹。

提到幸福院的前身,楊慶告訴記者,這裡以前是白沙小學。“隨著農村教育資源的整合,白沙小學的學生全部轉學到長均學校就讀,教學樓閑置了下來。”

與白沙村一樣,龍津鎮城北村“一老一小幸福院”也是由鄉村小學改造而成。“學生最少的時候隻有20多人,去年徹底閑置了。”龍津鎮副鎮長龍文鳳說。

去年9月,這兩所閑置的小學均被納入改造對象。“我們充分利用閑置的校園、校舍,將村級黨群服務中心、農村頤養之家、‘一老一小幸福院’進行整體設計布局,構建閑置校舍利用‘三合一’模式,舊資產煥發了新活力。”安義縣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說。

功能豐富 滿足多樣需求

門球場、幸福食堂、書法室、日間照料室、四點半課堂、舞蹈房……城北村“一老一小幸福院”設置了多個場所,用於服務老人和兒童。如今,這裡每天為40多位老人提供中晚餐。

白蘿卜燉肉、豆角炒肉、白菜、紫菜蛋湯,這是記者在城北村“一老一小幸福院”採訪時看到的中餐菜品。“這裡的菜品非常適合我們,口味也不錯。逢年過節,食堂還會加餐。”80歲的萬大爺是幸福院服務的對象之一,提到這裡的生活,他連聲稱贊,“以前我一個人生活很孤單。去年10月開始,我隔三差五過來打打牌、下下棋,吃完飯還能休息,日子過得很幸福。”

為了滿足老人們的鍛煉需求,城北村“一老一小幸福院”專門開辟了一塊4畝的菜園,老人在種菜的同時,還能獲得勞動積分,用於抵扣日常餐費。“對一些因身體不便,無法來食堂用餐的老人,我們配備了送餐車,盡可能服務到家。”城北村“一老一小幸福院”工作人員說。

在白沙村“一老一小幸福院”,翻開“童心港灣”活動台賬,記者看到,這裡幾乎每周開展留守兒童系列陪伴活動。從室內的手工制作、閱讀、繪畫,到戶外的挖紅薯、做標本、進游樂園……一張張精彩照片,記錄了孩子們的歡樂時光。

二年級學生小豪告訴記者,他隻要周末有時間,就會來幸福院參加活動。“我爸爸媽媽在外地打工,以前放假的時候,基本沒什麼課外活動。去年開始,村裡的童伴媽媽讓我過來和大家一起玩,我交到了許多朋友,學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識。”

多元管理 保障持續運營

幸福院建好了,誰來管理、怎麼管理,才能保障持續運營?

安義縣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地通過整合多方資源,打造“1+1+N”管理模式,即以村級黨組織為管理主體,村老年人互助管理理事會為管理助理,加上社工、志願者、鄉村醫生、鄉村教師、童伴媽媽等,為“一老一小幸福院”服務。

在資金管理上,通過用餐老人出一些、政府獎補一些、發展庭院經濟節約一些、發動鄉賢捐助一些等多條路徑,保障“一老一小幸福院”常態化運營。

“70歲以上老年人來幸福食堂吃飯,每個月交200元,政府補貼200元,村裡補貼200元。此外,許多鄉賢和村民也會主動捐款捐物。”楊慶指著食堂大廳張貼的“愛心報”說,“村民捐的肉和蔬菜,我們都會記下來。希望通過他們的愛心舉動,帶動更多人參與進來。”

此外,安義縣還積極整合老年大學、老年體協、童心港灣等各類“一老一小”資源,積極引導各級愛心組織、志願者隊伍,面向“一老一小幸福院”開展志願服務,共同奏響服務的“大合唱”。(記者 陳 璋 文/圖)

(責編:毛思遠、邱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