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穿越455年,定南明代古縣城“復活”迎客

古城新韻

2024年01月19日08:24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一座客家古城,一部客家史記。不久前,融古城觀光、休閑度假、文化體驗、耕讀體驗、紅色教育於一體的定南縣“客家古城”景區正式開門迎客。

客家古城的前身為定南縣老城鎮老城村,與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僅一山之隔。該鎮始建於明隆慶三年(1569年),距今已有455年歷史,完整保留了古代縣城的格局、規制和功能,對保護客家傳統文化、研究明代縣城規劃、體驗古代縣城風貌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那麼,贛粵邊界的崇山峻嶺間,為什麼會設立這麼一座古城?古縣城為何保護得如此完整?古縣城與現在的定南縣城,為何分處兩地?

定南客家古城研究專家、文史學者羅慶谷告訴記者,要揭開定南客家古城的神秘面紗,還要從明朝正德十三年(1518年)說起。那年,一代大儒、著名思想家、軍事家王陽明率兵平定了贛粵邊界長達40余年的匪患,奏請朝廷設立了廣東省和平縣,並在贛南粵北轄區強化統治、推行教化。

讓人始料未及的是,40多年后,明嘉靖年間,當地盜賊再起,時常攻打官府、劫掠百姓。

為解決匪患問題,朝廷痛下決心,歷時數年苦戰,終於平息匪亂,並於明隆慶三年(1569年)割周邊三縣地設新縣,因“扼江廣咽喉……嶺表之長治久安實賴其地”,取安定南方之意而命名定南縣,又因此地遍植蓮花,荷葉田田,故又名蓮塘城。

“蓮塘城沒有高大堂皇的建筑,東門迎陽、南門豐阜、西門寶成分列三方,三座城門、1460米長的城牆成了固若金湯的軍事建筑,屋舍廟宇一律強調實用功能。”羅慶谷說,古城九街五巷縱橫分布,街道路面取南門河裡的卵石鋪就,大部分民居也是就地取土添加桐油石灰做成三合土夯牆而建。

翻開定南縣志,從長長的大事年表裡可知,客家古城建成后並非一派祥和安寧,還有刀光劍影、烽火連天——

從1569年到1927年,蓮塘城作為縣治的358年間,169位朝廷命官在這裡主政,如走馬燈似的平均2.11年就換一任,有的在任內因城被攻破而滿門被斬,有的找借口拒絕赴任,還有的想方設法盡快調離這個蠻荒之地。

城南巽塔的風水傳說、城內為數眾多的宗教場所、城牆保衛下遍布炮樓槍眼的圍屋、高寨崗上的鐘樓殘垣,是那個動蕩年代的見証。

蓮塘城也不乏厚重的歷史文化。走進古城一處建筑,清代進士鐘一誠手書的“鋤經種字”匾依然鑲嵌在門楣。字體雖顯斑駁,但“鋤經種字”的思想已經融入了耕讀傳家的客家人的血液,成為他們生存處世的哲學基因。嵌入厚厚城牆裡的“敬惜字紙”爐,縣衙門口豎立的戒石,記憶裡“像贛州府文廟一樣氣派”的孔廟……它們就像一個個歷經滄桑的訴說者,講述著王陽明“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的苦苦思索和歷朝統治者以文化人、治國安民的不懈探求。

蕞爾之地的定南縣,因歷史的機緣巧合得到過明清兩朝皇帝的朱批。除明朝建縣外,另於1773年經清朝乾隆皇帝朱批同意改縣為廳,經歷了短暫的繁榮。

縱觀歷史,蓮塘城因戡亂而建,因安寧而興,因動亂而衰。

1927年,一場眾說紛紜的“姓氏械斗”,一把疑雲重重的“燒衙之火”,一次錯綜復雜的“遷城風波”,最終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塵埃落定——縣城他遷。蓮塘客家古城變為一個自然意義上的村庄。

如今,抖落歷史風塵后的蓮塘古城,依舊是一座“活”的古城,原始古朴的客家生活場景得以保留,城隍文化得以延續。

兩年前,定南以明代客家縣城為依托,全力打造文旅綜合體客家古城。按照活態保護的原則,修繕古城門、古廟、古塔、古井、古街、古民居等,重建縣衙、城牆、關帝廟、鐘樓、文昌閣等古建筑,較好地恢復了古城歷史面貌。同時,結合定南瑞獅、贛南採茶戲等非遺,豐富了美食街、文創街、國風劇場、衙門酒吧、“灣區后街”等業態,常態性開展文創設計、表演傳習等活動。

見人見物見生活。穿越455年的歷史長河,歷經歲月洗禮的客家古城,既古香古色,又新韻迭出。正是古老與現代的交融,讓“藏在深閨人未識”的這座城池生生不息,美美與共! (記者 毛江凡)

(責編:毛思遠、羅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