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廬山,當之無愧的中國雲霧之都

2024年03月23日21:47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今年5月份將在廬山市舉辦一項氣象學術盛會——‘中國·雲霧’學術研討會……”3月22日,在江西省氣象局召開的紀念世界氣象日專題報告會上獲悉,首屆“中國·雲霧”學術研討會將會邀請眾多的國內氣象知名學者齊聚一堂,共同聚焦雲霧形成機理及觀測技術、人工影響雲霧試驗、雲霧旅游經濟開發等主題進行重點學術交流。

“匡廬山高高幾重,山雨山煙濃復濃”……山水之間,古今交匯,匡廬天下秀。這裡是文人墨客筆下的神往,也勾勒著雲霧深處採茶忙的生動畫卷,更是氣候資源探秘的天然理想場所……首屆“中國·雲霧”學術研討會選定廬山,不僅標志著其在中國雲霧學術研究界地位尊崇,更詮釋著這裡享有中國雲霧之都的美譽當之無愧。

游·廬山雲霧

回望,陶淵明低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李白淺唱“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雲鬆”,蘇東坡感嘆“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廬山天下悠,悠然天下客,3500多位文人留墨,概有16000首詩詞注其風華,400多處崖刻是時間的信使,訴說著雋永神採。

“蒼潤高逸,秀出東南”,被譽為“人文聖山”的廬山,也是一座氣象景觀名山。東偎鄱陽湖,北臨長江,豐沛的水汽讓廬山一年中將近兩百天被雲霧繚繞,也被稱作“雲霧窟”。

廬山位於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平均相對濕度能達到78%,4到9月甚至能超過81%,氣流在這裡和山地的默契配合,生成的水汽凝結不易擴散便成了雲、霧,根據氣象觀測記錄,廬山年平均霧日約200天,最多的達223天,最少的也有158天。每年的5月至9月是廬山雲海雲瀑出現的集中期,雨后轉晴是一天中的最佳觀賞時間。雲霧繚繞,處在雲中的游客看到的是霧,雲外的游客看到的是成片的雲海,低處看是霧,高處看是雲,變化莫測,使人心向往之。

一山承古今,廬山已成為中國最早入選“世界文化景觀遺產”的名山,獲批“中國天然氧吧”稱號,入選全國首批天氣氣候景觀觀賞地。

厚植生態底蘊,做足氣候文章,近年來,江西省氣象部門充分發掘特色氣候資源,加強氣象景觀與氣象要素相關性研究,開展廬山日出、雲霧等特色景觀的監測預報服務,並依托環廬山旅游經濟圈、環廬山西海旅游經濟圈建設,大力發展環廬山山岳型景區和環廬山西海湖區旅游氣象保障服務,創建多類氣候生態品牌,有效賦能全域文旅康養發展。

“雲海”“雲瀑”等雲霧自然景觀一直是廬山文旅經濟中的“網紅”打卡項目,如何讓“網紅”變“長紅”,江西氣象部門也將持續探索如何將雲霧資源轉化為旅游產業的競爭優勢,通過推出雲霧觀賞游、雲霧攝影游等旅游線路,打造特色鮮明的雲霧旅游氣象服務品牌,助力廬山發揮雲霧資源在旅游經濟開發中的重要作用。

探·廬山雲霧

一句“不識廬山真面目”不僅訴說著廬山有著典型性、稀有性、重現性的氣象景觀觀賞價值,也體現了極高的科研價值。

雲霧是大氣中的一種重要氣象現象,始終是氣象學家們關注的重點,早在20世紀50年代,廬山便建立了雲霧觀測試驗基地,開展人工增雨試驗。科研人員還在廬山探索消霧技術,相關成果已在國內很多機場、港口中應用。可以說,廬山是我國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發源地之一,也是培養我國人工影響天氣科技工作者的搖籃。據資料,1960—1980年,“廬山雲霧試驗站”進行了20余年的雲霧試驗與觀測,開創了我國高山雲霧物理觀測與試驗研究的先河,積累了大量的雲、雨、冰晶、雨滴譜等第一手觀測資料。同時,也培養和造就了我國一大批具有創新精神的人工影響天氣科技人才,包括我國老一代雲霧物理專家郭恩銘、胡志晉、游來光、許煥斌等。

如今,從觀天識雲到化雲為雨,為進一步發揮廬山雲霧觀測試驗對促進人工影響天氣科技發展的重要作用,2021年,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江西省氣象局和華雲公司在廬山建設國家級廬山雲霧綜合試驗基地,該基地集雲降水物理研究、人工影響天氣科學試驗和技術研發為一體,是國內一流的雲霧物理綜合試驗基地和開放式試驗平台。

廬山雲霧物理綜合試驗基地,充分利用獨特的地理位置、自然雲霧條件和山上、山下聯合觀測的優勢,為防災減災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更大的科技支撐作用。“目前,廬山雲霧物理綜合試驗基地的氣溶膠-雲霧和降水綜合觀測數據,支撐了東亞季風區的氣溶膠垂直結構特征、梅雨降水期的雨滴譜特征等研究,廬山雲霧觀測數據集建成,為雲霧物理、東亞季風影響等研究提供了基礎數據,特種資料為重大天氣過程人工影響天氣業務服務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等。”省人工影響天氣中心負責人說。

品·廬山雲霧

待到春風二三月,石壚敲火試新茶。每至草長鶯飛之際,山中雲霧深處呈現著一派繁忙景象。廬山雲霧茶,盛於晉唐,著名於宋,已有1400年的栽種歷史。

“水甜幽泉霜雪魂,茶香高山雲霧質。”千年來,在這種氛圍中藝植熏制的“廬山雲霧茶”,素有“色香幽細比蘭花”之喻,形成了“條索粗壯、青翠多毫、湯色明亮、葉嫩勻齊、香凜持久,醇厚味甘”的“六絕”特色,並在歷屆茶葉評比中獲得多次殊榮。

高品質有底氣,好茶氣候會說話。

這裡多水汽。廬山在水一方,平地拔起,峽谷深幽,江湖水汽蒸騰而成雲霧,常見雲海茫茫,高升溫遲緩,候期遲,茶樹萌發須在谷雨后,而這也正值霧日最多之時,造就雲霧茶獨特品質。尤其是五老峰與漢陽峰之間,終日雲霧不散,所產之茶為最佳。

這裡常溫和。高山茶園氣候溫和,一年四季溫度變化小,晝夜溫差大,白天溫度較高,能制造較多的有機物,夜晚溫度較低,降低了有機物質的消耗,有利於茶葉中有機物的積累,提高氨基酸、咖啡鹼、芳香油等有效成分的含量,因而茶葉嫩度高、品質好。

一口好茶,得以留香,近年來,江西氣象部門實現茶葉等特色農產品從田間到舌尖的安全感,提供氣象數字化種植管理,“茶葉+氣象”服務機制,精心守護著片片綠葉從茶園到茶杯的“旅程”,實現茶葉等特色農業產品擁有“氣候身份証”,“我們的茶葉獲得了廬山問茶會的金獎”,廬茗春牌廬山雲霧茶的負責人笑著說。

“點綠成金”。江西氣象部門將持續做好氣象賦能農業提質增效文章,推進廬山雲霧茶葉農產品氣候品質評價等工作,推出“氣象出品”,為茶農增產增收發揮氣象作用,賦能“一葉”成就“一業”。

一品雲霧茶,半部廬山史。趁著虫鳴鳥叫,空山清新,草木蔓發,春水煎茶,品味“廬山雲霧”的清香與甘冽,“或飲茶一盞,或吟詩一章”,身心一無系,一定會被“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獨對朝霞”所陶醉。(李欽、鄧志華)

(責編:毛思遠、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