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江西:讓歷史文化瑰寶“傳下來”“活起來”

2024年04月03日19:57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南昌4月3日電(陳逸飛)3日,江西省城鄉歷史文化保護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江西省住建廳副廳長王曉明介紹江西省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工作有關情況。

城鄉歷史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王曉明介紹,近年來,江西堅持保護優先,突出活化利用,不斷完善保護體系,加強改革探索,努力走出一條“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路子。

全面普查建檔,把遺存瑰寶“護好來”

江西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遺存遺跡。長期以來,江西嚴格落實應保盡保要求,全面建立保護“家底冊”。一是推進普查建檔。深入開展“歷史文化資源普查認定”“保護對象挂牌測繪建檔”等專項行動,用好全省歷史文化保護信息平台,開展數字化信息採集,納入更多近現代和當代重要建設成果。截至2024年3月底,江西省已公布歷史建筑同比新增253棟,並對全省3000余棟歷史建筑、20000余棟傳統建筑“一戶一案”建檔。歷史文化街區挂牌完成率100%,歷史建筑挂牌完成率98%、測繪建檔完成率97%。二是完善保護名錄。扎實推進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街區及傳統村落申報。截至目前,共公布省級歷史文化名城7座,省級歷史文化街區82片,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66個,省級傳統村落157個﹔公布歷史建筑3860處,普查登記傳統建筑2萬余處,保護名錄不斷擴充。三是強化整體保護。注重單體保護與整體保護相結合,系統保護格局風貌、地域環境、文化特色、建筑風格等。目前全省已有50余片歷史文化街區已完成或正進行修復利用,千余棟歷史建筑完成了保護性修繕。

加強育才傳藝,使營造技藝“傳下來”

傳統建筑工匠是傳承城鄉歷史文脈的重要力量,江西省堅持從弘揚傳統建筑工匠精神、厚植傳統建筑工匠文化入手,加快推動傳統建筑營造技藝的傳承發展。一是設立專家智庫。傳承弘揚“樣式雷”文化,成立“江西省建筑文化遺產保護學會”“江西省‘樣式雷’建筑文化研究會”,組建由規劃、建筑、歷史、文物保護、非遺等領域專家組成的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專家庫,構建“學校—企業—專家—研究會”等建筑工匠培養實踐共同體。二是培育能工巧匠。全面完成傳統工匠專項調研,共調查統計傳統工匠隊伍數量1468個,傳統工匠1.2萬余人。分級分類建立傳統建筑工匠隊伍,培育更多傳統建筑工匠帶頭人,如金溪縣建立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協會,牽頭組建20個傳統建筑建造和維修施工隊伍,建立300余人的本地傳統建筑工匠庫。僅去年,全省培訓鄉村建設工匠1.2萬余人,造就了更多傳統建筑建造修繕技藝傳承人。三是推動共同締造。舉辦傳統建筑攝影大賽、書法美術展覽、節慶活動等歷史文化保護展覽展示活動。同時,積極開展“設計下鄉”“技術下鄉”等活動,選派規劃、園林、市政、建筑、藝術設計等專業技術人才,為傳統村落、老街區的保護發展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統籌保護利用,讓歷史記憶“活起來”

江西一直以來堅持“保護第一、修舊如舊”,促進建筑形態與發展業態有機銜接。一是鼓勵小微更新。將保護理念嵌入城市開發建設、經營管理全過程,鼓勵“繡花”“織補”等微改造方式實施城市更新,全力保留歷史記憶。如,永新縣推進小尺度、漸進式的微更新,全面實施“重見永新”老城古街改造項目,共修繕建筑700余棟,推進8個片區共60余萬平方米更新改造,惠及群眾1.27萬戶,央視《朝聞天下》欄目“一線調研”專欄連續六集報道永新做法。二是強化黨建引領。遴選出16個資源較為豐富的縣(市、區)為黨建引領傳統村落保護重點縣,協調18家省直單位對接解決重點縣提出的73件支持事項,推動重點縣成為示范標杆。安福縣、樂安縣等多地推行“黨員責任區、黨員包戶巷”機制,發揮黨員在服務游客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吉安市探索走出“村黨組織+文旅企業+合作社”等發展新路徑,讓“原住民”變為“收租人”。三是加大宣傳推廣。征集並遴選8片歷史文化街區、24棟歷史建筑作為第一批保護利用優秀案例在全省推廣。今年1月,撫州市舉辦江西古村跑(流坑)傳統村落挑戰賽,召集全省11個設區市27支代表隊參賽,全國共有40余家媒體聯動直播,全網總流量超10億。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如婺源縣通過傳統村落保護利用,打造精品古宅民宿600余家,吸引游客110萬余人次,2萬余人吃上“旅游飯”。

(責編:羅娜、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