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一粒米的“七十二變”

2024年04月15日08:07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開欄的話

農業產業化是加快建設農業強省、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地推動產業振興,要把“土特產”這3個字琢磨透。

為充分報道我省各地立足資源稟賦、發展農業產業的積極探索和生動實踐,進一步推動全省深挖“土”的資源、彰顯“特”的優勢、拓展“產”的鏈條,加快構建特色鮮明的農業產業體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江西提供有力支撐,本報今日起推出“做好‘土特產’文章 實現產業大振興”專欄,敬請關注。

籼米澱粉、粳米澱粉、大米蛋白粉、大米蛋白肽……4月11日,在位於上高縣的江西金農米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農米業)展廳內,從大米澱粉到大米蛋白產品,記者看到了一粒米的“七十二變”。

“公司2003年成立,剛開始是做傳統的大米加工。雖然那個時候產品不愁銷售,但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延伸產業鏈。2008年,我們下定決心做大米精深加工。”金農米業董事長陳林介紹。

當時,大米蛋白產品在國內市場基本處於空白階段。如何研發新工藝、新產品並進行技術儲備?金農米業決定走校企合作的路子。陳林瞄准了在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具有科研優勢的江南大學食品學院,不僅與相關科研團隊建立起合作關系,還在學校所在地江蘇無錫建立了實驗室和工廠,走上了產學研結合的創新之路。

由於沒有可以借鑒的模板,建廠、設備選型、搭建產線等環節都是“摸著石頭過河”,金農米業的前期資金投入很大,而且實驗室的研究成果要變為生產線上的產品,遠沒有預期的那麼順利。2012年,金農米業生產出第一批大米蛋白產品,但口感和風味遠不如實驗室樣品,校企雙方都很著急。江南大學的科研團隊在江西和江蘇之間往返了數十次,反復調整生產設備、參數、生產工藝,產品才最終達到了要求。

“雖然新產品一開始投放市場的收益不高,但我們對未來大健康產業的發展非常看好,連續10多年每年投入近千萬元用於產品研發。現在我們的大米蛋白產品一年能賣3000多噸。”金農米業副總經理劉新華介紹,精深加工使大米附加值顯著提高。比如,公司普通大米每噸售價3000多元,制作成大米蛋白產品后,附加值能提高30%。2023年,金農米業營業收入達2.9億元。

如今,金農米業大米蛋白粉、大米澱粉、大米蛋白肽等產品遠銷北美洲、歐洲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大米蛋白粉在全球市場佔有率達28%、在國內市場佔有率達38%。金農米業也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金農米業的大米精深加工延長了糧食加工的產業鏈,對全縣糧食產業增效帶動作用明顯。同時,他們打造的水稻種植基地也為當地農戶增加了收入。”上高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陳小雲說。

為保障原糧品質,金農米業建立“企業+科研院校+合作社+農戶”的利益聯結模式,打造超3萬畝的優質水稻高產示范基地。企業與當地農戶簽訂優質稻訂單加價收購合同,科研院校研發先進技術,合作社負責技術推廣並提供優質田間管理服務……2023年,基地種植的優質水稻每畝增產200斤以上,農戶每畝增收350元以上,企業每百斤稻谷整精米率增加20%以上,實現了“企業增效、農戶增收”的雙贏。

最近,金農米業又完成了一項新技術的研發,利用碎米合成澱粉代脂,替代原有植脂末中的脂肪進入奶茶、酸奶等產品。為此,企業將在上高投資約3.6億元,建設新的廠房和生產線。項目投產后,對碎米的需求量將進一步提高,不僅能帶動上高的大米加工產業增效,還將輻射周邊區域。“我們將不斷在科技創新上下功夫,進一步延伸大米精深加工產業鏈。”劉新華說。(全媒體記者 朱兆愷)

(責編:羅娜、邱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