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治山理水逐新綠——看贛州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

2024年04月25日08:14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4月的贛南,草木蔥蘢,繁花似錦。

由於特殊的地質條件及歷史原因,贛州市曾經是我國南方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被稱為“紅色沙漠”。面對嚴重的水土流失和脆弱的生態環境,該市持之以恆開展綜合治理,推進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多措並舉,精准發力,如今山復綠、水轉清,老百姓吃上了“生態飯”,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從“生態瘡痍”到“綠色屏障”,如今的贛南,成為名副其實的江南綠洲。全市水庫、山塘蓄水量增加2.8億立方米,水土保持率達到82.81%,森林覆蓋率穩定在76.23%以上,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100%。2021年至2023年,連續三年位列全省水土保持目標責任考核第一,全國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成效入選江西水利十件大事之一。

崩崗治理 荒山變新顏

春風拂過,位於贛縣區白鷺鄉的金鉤形崩崗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內花草飄香,站在山崗上放眼望去,郁郁蔥蔥的果樹層層疊疊,“崩崗長青樹、沙洲變良田”的紅色標語,在青山綠水間格外耀眼。

很難想象,這裡曾經是崩崗侵蝕最為劇烈、集中連片、崩崗成群的區域。崩崗侵蝕造成地形破碎、土層喪失、養分流失。有人把這樣的地形稱為“地質瘡疤”。“我們通過‘生態修復+土地整理+農林開發’方式,採取修建水平梯田、護坡、排灌溝渠、蓄水山塘以及造林種草等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讓荒山變成了翠綠的青山。”贛縣區水土保持中心主任邱欣珍說。

近年來,贛州緊抓建設全國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契機,強化水土綜合治理,市政府成立了水土保持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不定期召開聯席工作會議,形成了黨政齊抓共管、市縣協調聯動的工作格局。在實施過程中,結合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項目,按照宜草則草、宜果則果、宜游則游的原則,因地制宜採用“生態修復型、生態開發型、生態旅游型”三種方式推進崩崗治理,探索一條優環境、富農民、美農村的新路子。

於都是贛南礦產資源大縣之一,因早期的重利用、輕生態開採模式,引發土地資源破壞、地質災害、水土流失等系列生態環境問題,留下巨大的“生態包袱”。

2022年,於都縣啟動了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項目(鐵山垅鎢礦片區),通過“市場化+綜合整治”生態修復模式,進行礦山地形整治、復綠、復墾、護坡固坡等,修復面積達282.96畝。“經過復綠以后,我們還因地制宜引入草皮產業,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豐收。”於都縣鐵山垅鎮黨委副書記章寶民說。

改善生態 發展富民產業

正值踏春出游好時節,安遠縣三百山鎮咀下村風光旖旎、游人如織。白牆青瓦的村舍與阡陌縱橫的農田相映成趣,構成河暢、水清、村美的動人風貌。

“這裡曾經是河道雜亂、泥沙淤積的荒廢沼澤地,水土流失面積13.54平方公裡。依托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進行大規模清淤疏浚,還修建景觀長廊、種植水生花草等,這裡變成了集生態觀光、餐飲民宿、研學採摘於一體的鄉村振興示范點。”安遠縣水土保持中心主任葉紅梅說。

生態改善了,村裡發展起了生態旅游,成了遠近聞名的休閑旅游打卡地。2023年,咀下村發展特色民宿、農家樂、採摘園等20家,接待游客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750萬元。

堅持富民、興業、美村融合發展。贛州按照治理一條清潔小流域、振興一個鄉村、創建一個示范工程、培植一項綠色產業、致富一方百姓的總體思路,把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通過小流域+特色產業發展、小流域+生態觀光旅游、小流域+美麗鄉村建設等模式,有效促進農業增產、農村富裕、農民增收,群眾實實在在獲得了生態建設紅利。

在會昌縣小密鄉楊梅湖清潔小流域的水保生態示范園,水庫碧波蕩漾,游客或戲水、或採摘,享受愜意時光。曾經,這裡水土流失嚴重,經過治理后已蛻變成風景秀美、設施完善的發展沃土,示范園進駐5家旅游觀光、生態種養企業,生態旅游蓬勃發展。

“現在水也清澈了,環境也漂亮了,每到節假日,很多游客會來這裡劃船、摘果,人氣很旺,一個月增收5000多元,生活是越來越好!”看著游人穿行在秀美風光中,經營游船的李向鳳高興地說。

“我們以小流域為單元,探索實施生態經濟型、生態清潔型和生態旅游型小流域等多種治理模式,幫助群眾開發種植臍橙、油茶等,提升水土流失治理成效。生態環境好了,群眾吃上了‘生態飯’,口袋也鼓起來了。”興國縣水土保持中心主任劉文忠說。

在贛南,這樣的案例俯拾皆是。贛州各地將水土保持與鄉村振興有機融合,不斷涌現生態利民、產業富民的生動場景。信豐縣深入踐行水保先行、臍橙飄香發展理念,大力發展臍橙產業,通過種植臍橙治理水土流失面積達1.9萬公頃,昔日的荒山荒坡種滿了郁郁蔥蔥的臍橙樹﹔定南縣巋美山鎮將流域治理與百年鎢礦文化相結合,實施溝道護岸、環境整治綠化等工程,建設工礦文化公園,將其打造成文化旅游打卡地﹔寧都縣打造了美麗鄉村+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山水林田湖系統治理+茶園經濟、鄉村振興+茶園經濟等一批具有水土保持生態屬性的低碳發展模式。

目前,贛州市積極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打造“小流域+”綜合體54個,創建了以上猶園村、寧都勾刀咀、安遠三百山等為代表的國家級示范生態清潔小流域。

完善制度 推進信息化監管

推進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完善的制度和監管體系。

贛州把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工作納入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和河長制考核指標范圍,水土保持工作年年有計劃、有部署、有考核、有獎懲。

近年來,贛州市創新採取揭榜挂帥、以獎代補方式,吸引各類崩崗治理資金2.6億元,新增治理崩崗2396座,建成4個規模化治理示范點,昔日崩崗爛地變成了生態優美的網紅打卡地。

在上猶縣大棚山鎢礦項目建設現場,工作人員時常能看到無人機在上空盤旋。據上猶縣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縣通過政府購買第三方專業服務方式,運用無人機、衛星遙感監管等技術,對10多個縣內重點項目的水土保持工作開展實時監督。一旦發現排水溝及擋土牆、植樹種草等水土保持措施不到位不完善情況,立即督促項目建設單位整改到位。

這得益於贛州市創新監管手段,推進數字信息化監管,探索形成“准實時+精細化”的監管方式,為水土保持工作保駕護航。借助衛星遙感技術、大數據整合和無人機運用等信息化手段,贛州水土保持監管實現了全領域信息共享、准實時遙感監控、精細化項目管理。

目前,贛州市縣兩級通過建立水利、自然資源等十幾個部門協同配合的工作機制,實現了定期匯總數據進行研判和分析,實現項目從立項、開工、建設和竣工驗收全流程監管。該市水土保持中心黨組書記、主任黃菊蘭表示,將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進一步健全水土保持生態價值轉化機制,加快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記者 劉美春 焦俊杰)

(責編:毛思遠、邱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