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稅務助力縣域旅游“出圈”

在會昌戲劇小鎮聽“戲”,在龍南訪“世客名城”,在瑞金尋《追風者》足跡……今年“五一”期間,縣域旅游火熱,為贛州帶來了旅游觀光“小高峰”。據統計,江西省贛州市假期旅游接待量居全省第二,實現旅游收入47.29億元。近年來,贛州稅務部門以稅惠賦能,以服務守護,不斷助力縣域旅游向好發展。
靠前服務古城解鎖“新玩法”
“穿上宋服、化上宋妝、吃上宋食,仿佛穿越了時空,回到了那個繁華的宋朝。”在宋潮不夜城,游客們對著華燈初上時閃耀奪目的古老建筑不禁感嘆。
宋潮不夜晚城是目前國內現存少有的以宋代歷史文化為核心的旅游景區,近期火爆出圈,推出了飛天秀表演、麗人巡游、“宋娘子國潮音樂節”等潮玩項目,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打卡。
“稅務部門上門送政策,讓我們在解鎖古城‘新玩法’上輕裝上陣。”贛州宋潮景區管理有限公司經理介紹說,2023年公司享受“六稅兩費減免”稅收優惠政策33.5萬余元,“五一”期間景區推出斗羅大陸宋潮游,打造充滿奇幻與冒險的世界,點燃了不少游客的消費熱情。
同樣出圈的還有會昌戲劇小鎮。《回收大師音樂派對》《鬧樊樓》《青城山下》……這個“五一”假期,戲劇小鎮好戲連連,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超過25萬人次。游客們在錯落有致的客家古建筑中,游玩打卡、收集圖章、兌換禮品,享受著充滿趣味的春日奇幻之旅。
但隨著戲劇小鎮不斷出圈,購買境外文化服務和技術服務如何對外支付和扣繳申報也成了會昌縣獨好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辦稅人員文紅梅心中的難題。當地稅務部門得知情況后,主動上門走訪問需,“一對一”輔導企業採集境外企業信息、辦理扣繳非居民稅收扣繳申報等涉外稅收業務,成功幫助戲劇小鎮迎接好開門后的旅游高峰。
政策拂熙秀美春山“添新綠”
五月,萬畝梯田在陽光的照射下,層次分明,雨水浸田,綻放出萬千色彩。上堡梯田位於羅霄山脈與諸廣山脈之間,依山成形、因水而興,被稱為“世界最大客家梯田”。2022年,上堡梯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成為集農耕文化、客家民俗、高山梯田、非遺傳承、研學探秘於一體的旅游綜合體。
梯田旅游煥發生機的背后,離不開稅務部門的深耕細作。近年來,崇義縣稅務局立足職責,打好“政策+服務”組合拳,助力上堡梯田打造“活態傳承”,實現梯田變“金田”。該公司的法人張健算了一筆賬:“近年國家保護環境、支持‘三農’的稅收政策不斷優化,今年以來,公司享受支持‘三農’、節能環保類稅收優惠政策減免稅費70余萬元。”
靈鳥百鵬漫步,峽谷飛瀑,四季風光如畫的丫山以靈秀的山水環境吸引著無數的游客前來打卡。大余章源生態旅游有限公司依托豐富的森林資源,將丫山打造成全域、全齡化的集山地運動休閑、森林康復療養、鄉村度假等主題特色於一身的旅游度假全產業綜合體,是大余縣享譽在外的一張“綠色名片”。
“我們正在全力爭創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在這過程中,稅務部門多次聯合業務骨干來到我們景區宣傳政策、送上紅利。”大余章源生態旅游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邱瑞紅介紹說,2023年以來,公司享受生活服務業增值稅加計扣除28萬元。大余縣稅務局邀請“稅務青年助企團”成員組建“丫山稅務管家團隊”,立足景區文旅特點和企業實際,為企業定制服務白皮書,讓稅費紅利直達快享,點綠成金。
就近辦稅助力水鄉“煙火意濃”
鷺溪河畔,玉屏山前,一座新月形狀的古村依山傍水,從高處俯瞰,宛若一隻振翅起飛的白鷺,若隱若現。這裡是位於贛縣區北端的白鷺古村,村庄內保存完整的明清客家古建筑238座,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近年來,古村游客人數持續攀升,每年接待超15萬人次。“今年來的游客多,我們開發票的頻次也變高了。”醉鷺溪民宿負責人倪虹介紹道。當地稅務部門通過“稅務+村委”合作模式,開設“稅惠驛站”,實現發票代開、領用等高頻涉稅事項就近辦,讓古村文旅經濟在“稅力量”加持下持續升溫。
在“江南水鄉”龍南,一場精彩紛呈的世界客屬第32屆懇親大會激蕩了這座縣城旅游消費的“一池春水”,民宿行業猶如雨后春筍,快速生長。據悉龍南目前已形成正桂民宿村、玫花渡、黃花灣、芷溪谷等11個民宿聚集區,建成鄉村民宿100余家。
為吹暖民宿發展的“春風”,實現“農房變民宿、農產品變旅游商品、傳統工藝變非遺展示”的精彩蝶變,當地稅務部門在各鄉鎮農商銀行辦稅服務點設立便民辦稅窗口,提供政策輔導、遠程幫辦等服務,讓偏遠鄉村的民宿老板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政策,解決困惑。“現在再也不用為路途遙遠而犯愁了,在家門口就可以輕鬆辦稅。”雙子圍民宿小鎮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陳潔說。
放眼今日贛南,全域可旅,四季宜游,風景這邊獨好。贛州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趙小冬表示,將立足區域特色,在“政策落實+精細服務”上同步發力,及時為文旅企業成長輸送“養料”,以稅惠為筆在山水田園間、灰磚青瓦下繪就更多“詩情畫意”。(溫婷、曾秋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