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展團添彩鵬城

初夏鵬城,萬物並秀。
5月23日,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深圳開幕。當日的文化產業綜合展B館11號館內,文化精品琳琅滿目,參觀者絡繹不絕,這裡就是江西館。一步一景,贛鄱元素踏歌而來。
在陶瓷展,一件胭脂紅的景德鎮瓷器格外搶眼。“它是用鮮艷的紅色調上黃金而著色的,所以視覺沖擊感很強。”該展區工作人員介紹,這類瓷器曾多次出海,廣受歡迎。“瓷器上還能雕花嗎?”“瓷器表面看上去很有立體感。”觀眾對雕花瓷充滿好奇。據介紹,為實現該作品的獨特性,制作者用扒花技術在瓷器表面雕刻出圖案或紋理,再使用金色或其他金屬顏料描繪細節。
一幅《景繡瓷上世界》瓷板壁畫,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目光。該作品以陶瓷為媒,與世界相融,構建了一個恢宏壯麗的瓷上世界。整幅壁畫由五大洲著名產瓷國度和地區組成,儼然是世界地圖的抽象版。它採用千窯難出的高溫顏色釉工藝繪制,燒制溫度高達1360攝氏度,這是陶瓷文化創新的又一案例。
“樣式雷”系列產品成為現場的頂流。位於江西館醒目位置的天壇祈年殿模型,以1︰30比例制作,三層重檐圓形大殿、木質寶頂,每扇門每扇窗都清晰可見,堪稱“樣式雷”建筑的經典,引來大批觀眾與它合影。
“在家門口就能見到一座‘滕王閣’,真是讓我大開眼界。”當地觀眾陳婷見到以1︰40比例制作的“樣式雷——滕王閣模型”,連連稱贊它的栩栩如生、巧奪天工,表示以后一定要去江西親眼看看這座千年名樓。
走進“數字科技”展區,數字技術與傳統文化相互融合,精彩紛呈。圍繞“我與候鳥同行”主題,江西報業傳媒集團推出“新聞+科普+AI+場景”定制型互動漫空間產品,依托人臉識別和大數據分析,為每位用戶送上屬於自己的“生命之鳥”,再嵌入普通話、南昌話、粵語、英語等多種語言,讓人耳目一新。
《江右文庫》是江西省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文獻整理與研究出版工程,它收集了秦漢以來至清末江西學者的著述。該項目的數據庫實現了江右文庫紙質版本的全存儲、全檢索、全還原以及可視可感等使用場景,它也是目前國內先進的古籍數字化項目。
以展為約,江西展團,添彩鵬城。(記者 曾悅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