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廣昌:特色養殖助推鄉村振興致富路

夏日時節,位於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的11萬畝蓮田裡蓮花競相綻放、美不勝收,引來不少村民、游客駐足觀賞拍照。和一般蓮田不同,該縣旴江鎮白田村蓮田裡不僅有魚兒歡快地游走,時不時還有甲魚探出可愛的小腦袋。
2022年,通過廣昌縣委、縣政府招商引資,南豐縣養殖大戶黃建國來到了隔壁廣昌縣投資興業,成立了江西江源上品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當地原有的農業綜合體的魚塘開始養殖甲魚,並推行工廠化養殖。
夏季既是甲魚快速生長的關鍵時期,也是甲魚大量產蛋的季節。6月26日,筆者走進江西江源上品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龜鱉養殖基地看到,養殖戶們正在給養殖池裡的甲魚投食,一隻隻甲魚在水中游動,爭搶進食。在甲魚產蛋的區域,養殖戶黃建國和來自南豐縣白舍鎮姜源村的村民黎光華正在將一顆顆顏色嫩白、如珍珠般大小的甲魚蛋從沙土中挖出,准備買回去做南豐特色美食——“蝦扯蛋”。“這裡的甲魚以河堤為界,生長在河道旁,品質上乘,甲魚蛋很適合與蝦尾制作蝦扯蛋。我們買了幾斤,准備回去做給家人吃。”黎光華說道。“我們的無精蛋零售價是20元一斤。上次白田村的村民看到我在這養甲魚,說網上貴的能賣到100多元一斤,都說下次來我這買甲魚蛋嘗嘗,畢竟是原產地哈。”黃建國接過話說道。
身為南豐人的黃建國跑到了廣昌縣,推行工廠化養殖甲魚。工廠化養殖的核心是解決水溫問題,但傳統養殖模式大多是用燒鍋爐來提升養殖水域水溫,不僅能耗大,而且污染也大。追求技術革新的黃建國決定摒棄“燒鍋爐”模式,抽取地熱水來養殖甲魚。
新的問題接踵而至,地熱水抽到養殖水域的溫度高低不定。在江西省科學院專家、南豐水產服務團團長張志紅的指導下,黃建國從去年9月起著手啟用地熱恆溫利用系統,為甲魚養殖進行智能化調溫。今年6月,隨著這套系統的正式投產,不僅養殖成本降低了一半,而且30多畝甲魚在一年后年產值有望達到5000萬元。
廣昌縣是“中國通芯白蓮之鄉”,白蓮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11萬畝左右,為了促進養殖結構的科學化,黃建國決定推行“蓮鱉綜合種養”的模式。在蓮田裡套養甲魚,甲魚可以吃掉危害白蓮的斜紋夜蛾害虫和福壽螺等,甲魚的糞便又是白蓮生長的優質有機肥。
江西省江源上品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建國介紹說:“下一步,我將在廣昌全面推廣蓮鱉種養、稻鱉種養、茭白種養。在廣昌縣水南圩鄉,建設了一個一百余畝的示范基地,今年七月份蓮花盛開時,將全部投放甲魚苗進去。”黃建國也對在廣昌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目前廣昌鱉甲養殖基地有452畝,外塘生態甲魚一年大概年產量在100萬斤左右。工廠化廠區已建好,規劃建設兩萬余平方米,項目投產后將養殖甲魚300萬隻,預計實現一年400萬斤甲魚產量,產值達1億元。”
鄉村要振興,產業要先行。近年來,廣昌縣以發展特色養殖產業為抓手,大力推進特色產業發展,推動鄉村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走出一條特色養殖助推鄉村振興的致富路。目前,全縣發展甲魚養殖2000余畝,產值達2.6億元﹔稻蓮田養魚4.2萬畝,產量2000余噸,產值達4000余萬元。(徐維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