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不忘來時路 奮進新征程】安源紅土地的華麗蛻變

2024年09月26日11:48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在歷史的長河中,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以其獨特的革命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見証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波瀾壯闊的斗爭歷程。從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到現代化的產業園區,走過一百多年歷程的安源,每一處都展現著安源從革命聖地到發展熱土的巨大變化。

數字賦能讓歷史回響

在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大樓兩側鑲嵌的“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8個大字格外醒目。

隨著時代發展,這座承載著厚重歷史的紀念館早已不再局限於聆聽講解員的深情解說和觀看珍貴的歷史照片文物展品。在線上虛擬展廳,游客能在總平巷的幽暗斜井裡,了解當時中國礦工的悲慘命運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這是102年的歷史與現代的光電效果的交疊重合,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

晚上20時,紀念館下的安源勝利廣場人頭攢動,隨著氣勢恢宏的音樂響起,市民游客翹首期待的《風起安源》光影演藝預演隨之拉開了帷幕。光影演藝分為六個篇章,從序章“風起安源”開始,逐步展開“江南煤都”“工運搖籃”“秋收起義”“紅領巾搖籃”“新時代新征程”五個篇章。每一個篇章都以時間為軸,緊扣歷史脈絡,通過光影的變幻和音效的配合,將安源紅色歷史一一呈現。在前沿多媒體技術加持下的光影巧妙變幻,觀眾視覺錯換,仿佛身臨其境。

“現代化的科技增強了紅色文化的傳播力,這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讓我感受到了紅色文化的精神力量。”光影演藝的內容引起現場觀眾的強烈共鳴,這種全新的演繹,讓安源故事具象化,也讓觀眾在享受視覺盛宴的同時,深刻感受到安源紅色文化的魅力和力量。

近年來,安源區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不斷創新傳播方式,運用AR/VR 等現代科技手段,對紅色革命遺址進行全方位、高精度的數字化採集,打造更多具有時代特征、文化內涵的沉浸式利用場景,提升革命文物資源可視化、沉浸式和互動性,以創新化、市場化、數字化理念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讓安源的紅色文化流淌在一座座紅色故居中、一個個紅色故事裡、一件件獨具新意的文創產品中。

科技創新讓產業轉型

走進安源的工業“新時代”,處處是活躍著的新生力量——喜臨門智能家居產業園、順鵬新材料以及伯樂智能裝備產業園。這三處現代化產業園區,是安源經濟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照。

在喜臨門智能家居產業園內,智能生產線高效運轉,綠色環保的生產理念貫穿始終。企業負責人吳彬介紹,他們正致力於從生產睡眠產品向發展睡眠生態轉變,將傳統家居產業與智能化、信息化深度融合,研發智能床墊,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智能家居品牌,從而實現企業營收利潤雙增長。這不僅是對消費者需求的精准把握,更是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積極探索。如喜臨門生產的新款智能床墊,打破了傳統床墊的壁壘,在酒店民宿行業得到廣泛應用,讓“帶著臥室去旅行”的智能場景成為現實。

順鵬新材料的陶瓷成型車間,大尺寸陶瓷研磨盤澆筑正在進行,車間裡機器轟鳴,一派繁忙景象。來自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究員王士維密切關注著配方調整后的首次批量生產。在企業與研究所合作的12年時間,王士維團隊最終突破了大尺寸陶瓷研磨盤在干燥和燒結過程中變形及開裂等多個關鍵瓶頸,並與工業陶瓷企業合作,實現了規模量產。“與研究所合作以后,企業每年能增加7億元的產值,這些都來自科技創新對企業發展的強大驅動力!”順鵬新材料負責人鐘聲波直言未來可期,像這樣的院企合作,在產業園裡並不鮮見。

而伯樂智能裝備產業園內,一台台高精密成品注塑機整裝待發,這些都是該企業生產的市場上非常火爆的1000噸以下中心鎖模系列機型。“單這一個機型每個月的訂單就有300余台。”伯樂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吳平介紹說,區別於其他公司同類型產品,伯樂生產的注塑機主要優點就在於中心鎖模結構這項創新技術,能將鎖模力運用提升至100%,同時節省1%至5%的原材料。這一切得益於企業持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對標國際高端領域,不斷開展自主創新和技術研發。銷售網絡覆蓋全國主要工業城市,產品遠銷全球70余個國家和地區。

一家家綜合實力強、發展潛力大的企業在安源扎根發展壯大,得益於安源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強化要素保障,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服務。近年來,安源區錨定建設一流營商環境目標,全力打造“安心辦”營商品牌升級版,以提升經營主體的獲得感、滿意度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精准對接企業需求,先后推出“親清日”政企溝通交流制、“三包一助”網格責任制、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兌現新流程、企業開辦証照零成本等系列惠企新政,為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曾俊)

(責編:毛思遠、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