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字當頭 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用好用足一攬子增量政策”系列評論之三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時間進入11月,今年經濟工作也將進入收官階段。日前,我省印發《關於全面落實國家一攬子增量政策 推動全省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若干措施》,聚焦加力擴大有效投資等7個方面推出26條措施,與中央推出的一系列增量政策形成了疊加放大效應,釋放了拼經濟、穩增長、促發展的強烈信號。
今年以來,全省上下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動全省經濟總體平穩、回升向好。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我省經濟運行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比如,投資后勁還不足,消費恢復基礎還不穩固,出口持續承壓,部分企業經營困難較多等等。盡管面臨一些困難問題,但我們也要堅信,我省經濟運行的積極因素和有利條件不斷積累,隨著各項增量政策的加速實施,我們完全有基礎有條件保持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正視困難、堅定信心,這是分析經濟形勢的辯証法。干字當頭、眾志成城,這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我們要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用好用足一攬子增量政策,持續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吃透政策是用好政策的前提。國家一攬子增量政策,涉及面廣、含金量高,極大鼓舞了士氣、增強了信心。在全面落實國家政策基礎上,我省既立足當下,又著眼長遠,研究提出了一批針對性、可操作性、時效性較強的有力舉措。省直有關部門單位要加大對相關政策的宣傳、闡釋和解讀,指導和幫助各地吃透政策、用好政策,做好政策集成優化,打通政策落實中的堵點卡點,推動各類政策直達基層、盡早見效。全省黨員干部要爭當抓經濟工作的行家裡手,自覺更新知識體系,主動學習,提升做好經濟工作的專業能力素養,成為懂政策、懂經濟的“內行人”。《若干措施》出台后,要第一時間研讀政策、剖析要點,在吃透政策上下足“磨刀”功夫,讀懂出台背景、把准立意導向,防止因為“認知偏差”造成“落實誤差”。
深入一線是破解難題的關鍵。《若干措施》內容豐富,涵蓋加力擴大有效投資、加力激發消費需求、加力推進招商引資等7個方面,其中不少是難啃的硬骨頭。實踐充分証明,決定經濟發展前景的,從來不是困難有多少,而是我們看待困難的眼光、解決困難的決心、應對困難的辦法。全省黨員干部要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持續改進作風,勇於擔責、敢於創新,多到基層一線走一走,扎扎實實抓工作、解難題、促發展。比如,在加力幫助企業紓困解難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加大助企幫扶力度,持續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各地各部門黨員干部要化被動為主動,積極沉入一線,將政策送上門,把服務送到家,通過“沉浸式”體驗審批流程等方式,“零距離”提升服務質效。
擔當實干是落實政策的根本。“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沒有捷徑,唯有實干。各地各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壓實工作責任,對照《若干措施》,抓緊梳理涉及本地本部門需要對接的事項,以大抓落實的實際行動,推動各項工作任務落地見效。要持續加強與國家對口部委的溝通對接,把已明確的政策措施落實好,對新出台的后續增量政策,結合我省實際,及時細化實化。對7個“加力”中涉及的重點難點問題,不能推、不能躲,要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招數,提高工作針對性和精准性,不斷將政策紅利轉化為發展實效。比如,在加快推進項目建設時,要緊盯部分項目時序進度偏慢的問題,督促沒有按計劃開工的項目盡快開工、進度滯后地方加快推進項目資金實施,努力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和資金支付量。
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讓我們以“想在一起”的共識,激發“干在一起”的動力,堅定信心、搶抓機遇,攻堅克難、擔當實干,奮力攻堅四季度,以最大努力爭取最好結果,為全省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萬仁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