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鳥熱還需冷思考
眼下,候鳥到鄱陽湖越冬已進入高峰期,國內外觀鳥愛好者紛至沓來,這得益於江西省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鳥類有了棲息樂園。江西省鳥類名錄顯示,我省鳥類達22目84科280屬570種,佔我國鳥類種數的39.52%。
近年來,全國各地的觀鳥熱度持續升溫,《中國鳥類觀察年報2023》顯示,截至去年底,中國觀鳥記錄中心累計用戶達50657名,較上一年度增長49%。觀鳥熱升溫,帶動了旅游業、餐飲業、住宿業等相關產業蓬勃發展,觀鳥業成了富民產業。以婺源縣石門村為例,該村以珍稀鳥類藍冠噪鹛為“媒”,吸引觀鳥、攝影、研學、寫生等方面的愛好者前來。去年,這個僅有512人的石門村,就接待游客30多萬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2.65萬元。
然而,我們也需要看到,觀鳥熱還需冷思考。“南昌市新建區的南磯山、南昌高新區的五星白鶴小鎮、永修縣的吳城鎮、進賢縣的金溪湖、余干縣的插旗洲,觀鳥周期從每年11月至來年3月,過了這個周期就沒什麼看的。”“來玩一趟想帶些伴手禮給親戚朋友,可惜江西觀鳥的文創產品太少了。”筆者注意到,有些觀鳥游客的吐槽,反映了我省觀鳥產業鏈條延伸不夠,與生態旅游、體育旅游、康養旅游等業態深度融合方面存在不足。
另外,筆者注意到,我省婺源縣境內鴛鴦湖是亞洲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野生鴛鴦越冬棲息地﹔都昌縣有“中國小天鵝之鄉”美譽﹔余干縣有“水中鳳凰”水雉成群結隊嬉戲奇觀﹔遂川縣有千年鳥道﹔鄱陽湖達子咀是中國蒼鷺之鄉等等,而相關部門沒有據此發布清晰的觀鳥生態游線路指南,導致游客觀鳥盲目奔跑,旅游團體盲目指導。另外,作為鳥類比較齊全,珍稀、瀕危鳥種眾多的江西,觀鳥游的品牌影響力與其擁有的鳥類資源不匹配。一些地方為了追求經濟利益,過度開發觀鳥資源,導致生態環境受到破壞﹔一些愛好者在觀鳥過程中使用閃光燈、無人機拍照,也無人制止。
總之,在觀鳥熱的當下,如何利用豐富的鳥類資源,持續提升觀鳥活動的影響力和觀鳥路線的知名度,孵化和培育更多的觀鳥業態,拓寬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讓鳥聲富民生,還有很多文章可做。(洪懷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