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財稅政策助力鄉村產業興旺(財經眼)

本報記者 王 觀
2024年12月29日09:10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先進的磨米設備高速運轉,麥子從入料口精准進入,研磨、篩選、裝袋一氣呵成。入冬以來,吉林省長嶺縣種糧大戶李宏財一直沒閑著,“購置農機有資金補貼,購進防潮設備、防虫藥劑減免大筆稅費,好政策為我們冬糧儲存減輕了資金壓力,能放心升級設備,提高加工效率和質量,讓種糧更有奔頭。”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近年來,財稅政策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強資金和政策保障,大力支持涉農產業和特色農業發展壯大,進一步煥發鄉村生產經營活力,助力鄉村產業興旺。

  建農田、購農機、保生產,財政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西紅柿、黃瓜、辣椒、茄子、冬瓜……經過多年發展,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區農之興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蔬菜秧苗品種越來越豐富,已實現年產各類蔬菜秧苗5000萬株,銷售額500萬元。

  “今年,在財政資金支持下,我們對育苗大棚進行了改造升級,重點加固大棚鋼架及骨架,蔬菜育苗基礎條件大為改善,進一步提升了抗風險能力,讓我們做好蔬菜育苗的底氣更足,努力為周邊菜農提供更多質優價惠的秧苗。”合作社負責人張兵壯說。

  近年來,南和區加快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積極發展蔬菜種植產業。2022年以來,共投入各級財政資金984萬元用於設施蔬菜產業提升。其中,2022年投入財政資金400萬元用於環京津設施蔬菜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項目,主要用於新建大棚、新建日光溫室及大棚物聯網建設﹔2023年投入400萬元用於受災設施蔬菜主體開展毀壞棚室重建和受損棚室修復工作﹔2024年投入66萬元用於設施蔬菜生產能力提升。

  “我們還積極在全區推行政策性農業保險,對設施農業的基礎設施保險保費進行補貼,對人力無法抗拒的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導致的溫室、拱棚等設施的損毀保險保費補貼70%,提升蔬菜生產水平,擴大優質精品蔬菜比例,提高全區蔬菜供應和應急保障能力。”南和區財政局局長張哲說。

  長期以來,我國始終將“三農”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保障領域。今年,財政部門強化投入保障,中央財政預算安排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1770億元,較上年增加20億元,資金繼續向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等重點地區傾斜。

  特別是聚焦加快發展鄉村產業,中央財政支持地方新建50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40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200個農業產業強鎮,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安排88億元,支持符合條件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服務專業戶、農業生產服務類企業、供銷合作社等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

  “近年來,財政資金向鄉村振興的傾斜力度不斷加大。聚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我們一方面加大財政補貼力度,調整完善省級財政種糧大戶補貼政策,實施耕地地力保護補貼,進一步提高高標准農田建設補助標准,籌集資金105億元,支持新建高標准農田176萬畝、改造提升238萬畝。另一方面,提高糧食生產機械化水平,安排資金3.8億元,支持從事農業生產的個人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購置使用先進適用農業機械,開展農機研發制造推廣應用一體化試點,推動農機產業轉型升級,帶動糧食產業提質增效。”四川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說。

  減負擔、添動力,稅費紅利促進企業發展、農民增收

  在遼寧省大連市庄河市吳爐鎮一處高標准陽光玫瑰葡萄園裡,農民們正在為進入休眠期的葡萄枝蔓打葉、修枝。“我們這一棟大棚佔地1.3畝,能產葡萄3000斤左右。目前,整個葡萄園已完成本季1.5萬斤葡萄存儲,隻等春節前后售賣。”村民欒興福說,現在有了葡萄大棚,每年能為他帶來3萬元的額外收入。

  “2023年至今,合作社享受自產自銷農產品減免增值稅優惠7萬余元,為我們生產經營減輕了資金壓力。”作為一家農業合作社負責人,同時也是村委會主任的王輝說,為解決農業產業單一問題,村兩委立足優勢、找尋出路,瞄准“水果+蔬菜”產業鏈,建起20棟高標准冷棚,帶動村民發展特色葡萄種植400余畝,發展藍莓、草莓、西紅柿設施農業200余畝,形成了“水果+蔬菜”的特色產業,並同步打造融合農創文旅、農耕體驗的新產業、新業態,讓村子走上了發展的“甜蜜路”。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出台了一系列促進鄉村振興的稅費支持政策。這些政策包括了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激發鄉村創業就業活力、推動普惠金融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百余項內容,既體現了稅法的公平性,又彰顯了稅法的靈活性。”吉林財經大學稅務學院院長張巍說。

  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由“輸血式”扶貧轉變為“造血式”支持產業發展,為農戶種植生產減輕負擔,也為涉農企業加大研發創新增添了更多動力。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莎車縣阿熱勒鄉萬壽菊育苗基地,一排排整齊的拱棚支架挺立,農戶們有序地開展整地、覆膜等工作,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莎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晨光生物”)派出的技術人員向農戶講解精量播種、拱棚保濕、通風煉苗等內容,為來年的萬壽菊育苗工作做准備。

  “公司年設計加工萬壽菊30萬噸,生產天然色素4000多噸,萬壽菊經過技術提取制成葉黃素浸膏過程中,壓榨的菊花粕等副產品還可以作為飼料添加劑直接銷售。”晨光生物負責人童玉海介紹,2022年,公司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減免100余萬元,他們把這筆資金投入到提升萃取技術水平上,2023年又取得了一項實用新型專利,進一步提升了現有工藝。

  與此同時,晨光生物將先進的技術送到田間地頭,為農戶提供全方位支持。同時,還採用“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訂單形式,與農戶簽訂保價合同,帶動農民大面積種植萬壽菊,實現全縣20余萬農戶增收,促進70余家萬壽菊種植收購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未來,我們會繼續努力構建集種植、加工、研發為一體的產業發展模式,通過科技創新實現萬壽菊‘一身是寶’的全產業鏈價值。”童玉海說。

  政策送上門,更多資金“活水”流向鄉村產業

  “我是個養殖海鱸魚的個體戶,需要自己繳社保費,但我對養老保險的選擇和繳費年限一直不是很了解,今天聽了稅務人員的講解,終於搞明白了。”前段時間,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白蕉鎮農戶趙女士參加了一場惠農稅費政策宣講活動,收獲滿滿。

  今年以來,為服務好農企農戶,國家稅務總局珠海市斗門區稅務局聯合當地政府和黨群服務中心舉辦惠農稅費政策宣講系列活動,圍繞農產品有關稅收優惠政策、個人社保參保、“非接觸式”辦稅等與農企農戶密切相關的稅收政策,用接地氣的方式進行詳細介紹,細致解答村民們普遍關心的各類涉稅疑問,並手把手教村民們辦理稅費業務,幫助農企農戶及時精准享受政策紅利。

  “在發展海鱸產業過程中,農企農戶由於涉稅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往往會遇到各種問題和困難。稅務部門舉辦的宣講活動實用性強,不僅普及了與農企農戶息息相關的稅收知識,更有針對性地解決了他們面臨的涉稅難題,為海鱸產業做大做強提供了重要幫助。”白蕉鎮副鎮長劉平說。

  確保好政策落地見效,這樣的創新舉措還有很多。在吉林,稅務部門編制《支持中藥材產業發展稅收優惠政策指引匯編》,方便產業鏈上不同納稅人享受相關稅費優惠政策﹔在新疆,精河縣稅務局與當地枸杞產業協會簽訂《支持精河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稅費服務合作協議》,為企業送上枸杞產業稅費服務清單﹔在山東,煙台市稅務局加大對蘋果深加工企業支持力度,建立“果品企業服務直通車”,為企業厘清稅費政策要點和辦稅要求,輔導企業及時足額享受稅收優惠。

  不僅將政策“送”到位,各地財稅部門還不斷拓展職能作用,加強協同合作,為鄉村產業發展引來更多資金“活水”。

  稅銀互動,將納稅信用轉化為融資信用。“沒想到納稅信用也能申請到貸款,我們通過‘稅銀互動’順利拿到了200萬元貸款,而且申請快、審核快、放款快。有了資金支持,公司就有能力引進新的車間生產線,不斷創新升級產品。”河北省太行深處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經理榮凱說。據了解,國家稅務總局阜平縣稅務局持續強化“稅銀互動”機制,積極加強與金融機構合作,幫助誠信納稅人緩解融資難、融資慢問題,支持鄉村特色產業發展。

  財金聯動,創新支農惠農新模式。在四川,劍閣縣財政部門建立完善“政府+銀行+擔保+保險+企業+農戶”的六方聯動模式,成立縣級鄉村振興金融服務中心,創新推出劍牛貸、天府糧倉貸、鄉村振興良田貸,推動全縣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樊勇認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財稅政策發揮著重要作用。精准助力鄉村全面振興,財政資金要進一步提高使用效益,地方政府應立足當地特色資源,著重扶持特色產業發展,突出資金支持重點,不斷增強鄉村內生發展動力。同時,進一步優化稅費服務和宣傳輔導,確保各項與農業發展相關的稅費政策落實到位,為鄉村產業興旺提供更好助力。

(責編:邱燁、毛思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