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經濟”,拼出信心和底氣
一季度4.0%,上半年4.5%,前三季度4.7%,全年5.1%……去年,江西經濟運行劃出一道亮麗的上揚曲線,持續向好、穩中有進。這一年,“拼經濟”是貫穿江西全年工作的主旋律。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速不僅超額完成全年5%的預期目標,更創下了近五年來第二快的增速。成績來之不易,充分凸顯出全省上下拼經濟、穩增長、促發展的信心和底氣。
拼經濟,拼的是定力。“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面對外部環境復雜多變、國內外需求不振、傳統產業遭遇瓶頸,全省上下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准確領會經濟工作總基調,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去年,全省經濟一季度平穩開局、上半年加速提升、前三季度穩中有進、全年順利收官﹔地區生產總值增速一季度低於全國平均水平1.3個百分點,到全年收官時高於全國平均水平0.1個百分點。“先低后高”的走勢變化,充分彰顯了省委、省政府洞察“時與勢”、統籌“穩與進”的戰略定力,充分體現出江西經濟發展的韌性與潛能、質效與活力。亂雲飛渡仍從容。在新的一年,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我們要繼續堅定前行,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目標要求,圍繞打造“三大高地”、實施“五大戰略”,抓住一切有利時機、用好一切政策舉措、挖掘一切潛力資源,聚精會神謀發展,心無旁騖抓落實,推動全省經濟持續向好、行穩致遠。
拼經濟,拼的是創新。產業是經濟發展的根基。去年,我省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壯大,全省規上工業增速高於上年3.1個百分點、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7個百分點,規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速又高於規上工業4.0個百分點。這3個“高於”標定了江西工業經濟發展坐標,是全省以改革創新精神拼經濟、穩增長、促發展,努力在困局中破局、逆勢中起勢的生動體現。創新是第一動力。當前,江西推動高質量發展依然面臨很多寶貴機遇和有利條件。在新的一年,全省各地要大力弘揚改革創新精神,充分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更好激發各方面的動力和活力,發揮優勢、鍛造長板,深入實施“1269”行動計劃,全面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穩步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啟動布局未來產業,加快構建具有江西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拼經濟,拼的是實干。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從去年伊始省委在全省開展“大抓落實年”活動,到下半年全面落實存量政策和國家一攬子增量政策,實干是貫穿全年經濟工作的主線。以重大項目之“進”、促經濟發展之“穩”,去年全省基礎設施投資較上年增長11.1%,並以全年最高增速收官。“兩重”“兩新”政策有效帶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生產端擴張,規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4.6個百分點﹔以舊換新政策相關商品消費增長合計比上年提高7.4個百分點。一季更比一季好,靠的是“一月接著一月拼”的實干。面對諸多不利條件,這些都是在主動“擠水分”、提質量背景下取得的實實在在的增長,更加難能可貴。不畏浮雲遮望眼。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我們要堅決扛起抓經濟、促發展的政治責任,結合各地實際,把握發展規律,擔當實干、攻堅克難,因勢利導、化危為機,牢牢掌握經濟工作主動權,以“跳起來摘桃子”的干勁和拼勁,不斷推動經濟發展邁上新台階。
咬定青山不放鬆。展望2025年,機遇大於挑戰,有利條件強於不利因素。我們必須一如既往保持戰略定力、強化改革創新,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奮發有為,風雨無阻向前行,防范風險、守牢底線,扎實做好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李冬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