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聚焦2025江西省兩會

胡景平委員:打造具有景德鎮特色的現代化陶瓷產業體系

龍楚良
2025年01月18日20:28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2025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關鍵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十五五”謀劃之年。2025江西省兩會期間,就如何以更實舉措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江西省政協委員,景德鎮市國控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陶博城公司董事長胡景平接受了人民網專訪。

人民網:今年江西省兩會,您最關注的話題是什麼?帶來了哪些提案?

胡景平:2024年12月17日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公告,江西南昌昌北國際機場口岸新增為適用對外開放口岸,江西省南昌市、景德鎮市列入政策適用活動區域城市。今年我最關注的是開放型經濟話題,並針對性提出《關於優化江西省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服務的建議》,承接好政策“流量”,抓住商貿機遇,推出適宜配套和服務舉措,當好入境“第一站”,接好“第二站、第三站”,打造入境江西文化旅游首站城市、必游城市,進一步提升江西經濟對外開放水平。

人民網: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景德鎮建好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請您談一談,陶博城如何抓住政策利好,為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建設添磚加瓦?

胡景平: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謀劃之年,也是國家試驗區建設的進階之年,我將以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建設為統領,圍繞“兩地一中心”戰略定位,依托試驗區重點項目陶博城,建設好國際陶瓷文化交流合作交易中心。

一是聚焦產業發展平台,融合多業態產業功能。陶博城要逐步形成以陶瓷貿易為核心,配套會展、電商、跨境貿易、雲倉物流、文化旅游、國際研學、酒店住宿等功能於一體的全球陶瓷貿易綜合體。通過樹立產業思維,積極與各大高校開展產教融合合作,搭建陶博城商學院,培育電商、跨境貿易、英語及管理等專業的人才,吸納大學生到陶博城就業創業。

二是聚焦陶瓷資源聚集,進一步做大做強陶瓷貿易。陶博城作為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的永久承辦地,要充分利用瓷博會在國內外陶瓷行業、會展行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以“展”聚力,搭建好陶瓷貿易交流平台,匯聚陶瓷產業資源,同時賦能陶博城國際陶瓷交易中心這一全球最大的新型陶瓷專業交易市場,致力成為陶瓷貿易的主平台、聚集地、全球集散中心,做大做強陶瓷貿易,擴大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

三是聚焦陶瓷文化產品出海,高質量發展開放型經濟。重點圍繞“3+2”的發展方向,大力推進陶瓷文化出海和產品出海。首先,用好中國(景德鎮)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和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三項國家級出口政策,陶博城作為同時享受這三項國家級政策的專業市場,擁有巨大的政策優勢和資源優勢﹔其次,要做深做實景德鎮國家試驗區與廈門自貿區“雙區聯動”,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並大力拓展和運用9810海外倉的模式,提升國際物流效率。

人民網:景德鎮擁有悠久的制瓷歷史、厚重的陶瓷文化。陶博城作為建設國際陶瓷文化交流合作交易中心的重要載體,如何進一步打造具有景德鎮特色的現代化陶瓷產業體系?

胡景平:陶瓷是景德鎮市的首位產業、龍頭產業、優先產業,為凸顯文化立市、工業強市、貿易興市,我們更加注重系統集成改革創新、開放發展、廣聚人才。陶博城將以“買全球、賣全球”為總目標,奮力打造具有景德鎮特色的現代化陶瓷產業體系。

一是打造電商交易場景,發力陶瓷線上交易。依托陶博城線下專業陶瓷交易市場,充分利用人、貨、場和雲倉物流的綜合優勢,深度融合線上平台和線下市場資源、構建強大的供應鏈體系,挖掘、引導、培育、鼓勵各陶瓷企業與商家擁抱直播電商的發展機遇。

二是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拓展陶瓷海外市場。運用好國家級出口政策、“雙區聯動”及“雙飛地”模式,探索“創新+平台+產業”的協同發展路徑,利用廈門自貿區的國際貿易平台和“海西(海絲)手工藝文化傳承創新示范基地”,實現產業鏈延伸和價值提升,擴大國際市場。

三是創新營銷模式,推動藝術品陶瓷產業發展。為推動陶瓷產業細分領域藝術品陶瓷的發展,進一步提高藝術瓷市場需求,要創新藝術品陶瓷營銷模式,大力引進藝術品一手經銷商,挖掘中青年陶瓷藝術老師資源,加強創新設計能力,豐富藝術品陶瓷作品,不斷降低藝術瓷產品價格,推出更加生活化的藝術陶瓷產品,讓藝術陶瓷走進尋常百姓家。

四是加大人才賦能力度,打造陶瓷產業人才高地。陶瓷產業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陶博城將大力開展產教融合合作,義不容辭地肩負起國企擔當,批量引進大學生在陶博城集聚、創業、孵化,讓學生在陶博城找到就業崗位、創業機會和未來發展方向,培育一批陶瓷貿易產業相關的專業人才。

(責編:邱燁、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