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先”風採】
贛南“苦坑”裡走出來的統計干部
——記“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彭道賓
2024年12月30日,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本次大會表彰了150個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和450名先進個人,其中江西省3個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和8名先進個人受到表彰。為充分展示江西受到表彰的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良好形象,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進一步引導激勵廣大離退休干部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江西省委老干部局聯合人民網江西頻道開設專欄,對先進事跡進行系列展播。
2016年,彭道賓從江西省統計局巡視員崗位退休,曾被評為全國統計系統先進個人、全國統計科研先進工作者,2021年獲江西省“最美老干部提名”。
近幾年,彭道賓為機關干部和學校師生作了30多場革命傳統教育及形勢宣講報告﹔將長期積累的調研經驗升華為《調查研究與科學決策》講稿,列入江西師大蘇區振興發展研究院研究生課程,已作專題講座100多次,助力該院成為江西省唯一進入全國高校百強智庫的學院。
彭道賓參與執筆的多項報告,為江西省委、省政府相關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在2023年江西兩會召開前舉辦的“我向省長說句話”建言獻策活動中,他提交的《以優越的營商環境 激發全社會干事創業的活力》一文,被評為優秀獻言。
彭道賓撰寫的蘇區調查史方面的系列論文,分別在《中國統計》《統計研究》連載,開創了這兩個統計權威期刊在論文連載方面的先例,為國家統計局籌建“中央蘇區調查研究史陳列館”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和史論支持。他幫助籌建了“才溪鄉調查統計研習館”,該館於2022年入選國家文物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推介項目,是福建省兩項入選項目之一。
彭道賓編著出版了《江西百年滄桑》《綠色崛起的足音》《中部崛起的引擎》等書﹔先后參加了《美麗中國“江西樣板”》《砥礪奮進:江西改革開放40年》《革命老區藍皮書》《紅土巨變》等書的策劃、撰稿、審稿和統稿等工作﹔連續五年參加《江西藍皮書》選題及書稿審核修改等工作。近兩年還參加了《江西全面小康志》的編纂,最近又承擔了“江西省情展覽館”材料撰寫任務。
鄱陽湖曾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中唯一沒有修志的湖泊。受命編纂工作后,彭道賓夜以繼日搜集資料、編纂資料長編和初稿,由於工作過於勞累,先后兩次住院治病,出院后,繼續殫精竭慮,埋頭苦干,最終編纂出800多萬字的資料長篇,形成230多萬字的《鄱陽湖志》稿。
彭道賓出生成長的尋烏縣南橋鎮古坑村曾經是出了名的貧困村,被稱為“苦坑”。近年來,他積極響應國家關於“我的家鄉我建設”的號召,主動投入幫扶工作,帶領村干部到萍鄉、永修、德安等地考察生態農業,請南昌大學的專家把脈問診、出謀劃策,爭取到多個部門的項目、資金、技術支持,將該村列入文明村鎮建設名單,不僅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而且入選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被授予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