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麗名片”上的那抹“贛鄱紅”
——走近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中的江西籍戰士

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正在進行日常訓練。右四為九江籍戰士殷子昌。本報全媒體記者 張翰林攝
開欄的話
江西是人民軍隊的搖籃,有著深厚的紅色底蘊,關心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氛圍濃厚。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和省軍區的堅強領導下,軍地各級堅持為部隊持續輸送高素質兵員,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中打造出“江西好兵”響亮品牌。
今日起,江西日報社聯合省征兵辦、省軍區政治工作局策劃推出“江西好兵”專欄,走進部隊一線,採訪報道從紅土地走出的人民子弟兵風採。
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是我國唯一一支擔負國家級儀仗司禮任務的部隊,被譽為中國軍人的“亮麗名片”,也是世界了解中國軍人的重要窗口。
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中有一群江西籍戰士,他們有的擔負著國旗護衛任務,有的擔負著儀仗司禮任務,有的擔負著軍樂演奏任務,無論在哪個崗位,他們都堅持用一流標准,把儀仗司禮任務完成好,把國家和軍隊形象展示好。他們用骨子裡的血性與忠誠,為這張“亮麗名片”添上一抹“贛鄱紅”。
走過天安門的儀仗兵
1月31日,正月初三,伴隨著天安門廣場的第一縷陽光,庄嚴的國歌響起。萬眾矚目下,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國旗護衛隊的官兵升起五星紅旗。
“10歲那年我在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非常震撼,長大后當兵的想法在心中扎了根。”參與這次升旗任務的贛州籍戰士李建良2023年9月入伍,第二年3月如願來到國旗護衛隊,圓了兒時的夢。
與李建良同年入伍的九江籍戰士殷子昌,大學畢業之際,選擇投身軍營。
國旗護衛隊的新兵們,想要成功編入方隊,成為一名真正的國旗衛士,就必須闖過“站功、走功、操槍功、眼功”四道關卡。這四道關卡,對隊員的要求極高,不僅需要他們具備過硬的軍事素質,還要求每一個動作,都能將力量與美感完美融合,達到力與美的和諧統一。
剛到隊裡時,李建良和殷子昌的動作總是做不到位,踢腿時膝蓋壓不住、腳尖壓不下去,動作總會慢一拍。“我們這些江西兵,可不能給家鄉丟臉。”兩名新兵暗下決心,進了軍營,就要干出個樣子,哪怕再苦再累。
“江西老表”血液裡流淌著紅色基因,骨子裡有股勁,像井岡翠竹,迎著陽光雨露,向上生長。
為了能將動作打磨得盡善盡美,每當老兵們投入訓練時,李建良和殷子昌便全神貫注地在一旁仔細觀察。他們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目光緊緊追隨著老兵們的每一個動作,將其牢記於心。每次訓練結束后,他們主動找到班長,誠懇地請求加練。軍姿不好,就重點練站功﹔握槍不穩,就鉚足勁專攻持槍功。因為表現出色,下連不久,他們先后被編入方隊,執行任務。
升好祖國第一旗,凝聚億萬愛國心。一次特殊的升旗儀式讓殷子昌印象深刻。那天狂風大作、暴雨如注。當方隊走過金水橋,他看到狂風暴雨中群眾使勁撐著傘,堅持在現場觀看升旗儀式。“圓滿完成任務后,聽到觀眾歡呼‘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時,覺得一切努力都值得。”回憶當時情景,殷子昌心潮澎湃。
奏響和平友誼的軍樂
2024年8月,在莫斯科舉行的第16屆“斯帕斯鐘樓”國際軍樂節開幕式上,伴隨著《鋼鐵洪流進行曲》的旋律,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軍樂團帥氣登場,贏得陣陣掌聲。隊伍之中,就有樟樹籍戰士盧亮明。
“我來自農村,入伍前從未接觸過樂器演奏,是部隊培養、歷練了我。”盧亮明說,“‘好男兒去當兵’是老家的傳統。”14年前,他來到軍營,因偶然的機緣進入了軍樂團。
軍樂團的戰士既是演奏員,又是戰斗員,既要有超高的演奏技巧,又要有軍人意志。憑借著江西兵骨子裡敢於吃苦、善於鑽研的優良品質,盧亮明從樂器演奏的門外漢,逐漸成長為一名專業的圓號演奏員。這些年來,他隨隊出征,圓滿完成了閱兵慶典、迎送外賓等上百起國家級司禮演奏任務。每次執行任務時,他的內心總會涌起同樣的激動與自豪。
1月31日下午,軍樂團音樂廳內,傳出陣陣清脆的鼓點,九江籍戰士熊宇杰和戰友正在進行打擊樂的演奏訓練。
2024年,從上海音樂學院畢業的熊宇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作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選擇——報名參軍。得知兒子的這一決定后,熊宇杰的父母給予了全力支持。談及自己的選擇,熊宇杰滿懷深情地說道:“父親曾是一名軍人。從小耳濡目染,他的軍人氣質和擔當精神深深影響著我,讓我心中早早便種下了軍旅情結的種子。”
在軍樂團的訓練場上,一組別具意義的軍號雕塑格外引人注目。打頭的正是復刻南昌起義時所用軍號的雕塑。紅色基因涵養了江西兵追求卓越、爭創一流的品格,讓他們在同年兵中能夠脫穎而出。
2024年12月,熊宇杰從新兵連來到軍樂團開始參加訓練,一個多月后,就執行了司禮任務,到現在已經參加了4場音樂會的演出。“我願意把自己融入軍營,在火紅、沸騰的軍隊大舞台上施展才華。”熊宇杰說。
帥氣的“中國排面”
“向右看!”一聲洪亮而威嚴的口令驟然響起,記者剛踏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訓練場,便聽到一陣響徹雲霄的呼號聲。官兵們鏗鏘的步伐、炯炯的目光,與整齊的槍線、帽線、腿線一道組成一幅令人震撼的畫面。
作為國家和軍隊形象的“代言人”,儀仗司禮兵在對外展示國威軍威的同時,也塑造著大國的禮儀風范。網友們總是用“帥氣的‘中國排面’”來稱呼他們。
“動作要做到完美無缺、萬無一失,就必須用拼搏去獲得。”秉持著這一信念,來自上饒的方茂譜在訓練中始終全力以赴,因為表現出色,入伍僅僅一年多,就已經執行了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迎接外國元首等儀仗司禮任務近30起,他還被評為“四有”優秀士兵。
和方茂譜一樣,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裡,有數十名同批入伍的江西子弟兵,他們懷揣著熾熱的夢想與滿腔的熱忱,投身軍旅。從踏入軍營的那一刻起,他們便將成為優秀的儀仗兵作為自己矢志不渝的目標。
於2023年9月入伍的信豐籍戰士劉家瑞,在同批士兵中脫穎而出,第一批編入儀仗隊,如今已經擔任副班長﹔來自進賢的女兵劉玉芬,瞄准執行重大任務這一目標,訓練刻苦、努力拼搏,在新兵營時就被評為優秀新兵﹔來自贛州市南康區的邱國陽,把每天的訓練情況寫成日記,每日總結訓練經驗,不斷提高自己……
“近兩年,我們在江西征集了許多優秀的兵員,他們在工作生活中勤奮敬業、訓練刻苦,已成長為大隊各個基層單位中的骨干力量。”談起江西籍士兵,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楊帆如是說。
“我參軍后,家裡挂上了‘光榮之家’牌,父母都很自豪。”“過年了,縣政府和縣人武部工作人員到我家慰問,給家人送上新年祝福。”“每次和爸媽通話,他們都會叮囑我在部隊好好干。”……得知記者來自江西,這群年輕的戰士紛紛向記者述說家鄉對他們的尊崇和自己對家鄉的思念。
“今天是正月初三,我們一起給大家拜個年吧。”採訪即將結束時,在一名戰士的提議下,數十名江西籍士兵齊聲高喊:“祝家鄉的父老鄉親金蛇納福、十全十美、事業有成!”(全媒體記者 李 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