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食品添加劑新標准有何變化(政策解讀·問答)

本報記者 林麗鸝
2025年02月09日08:1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2月8日起,新版《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准》(GB 2760—2024)正式實施,使用10年的2014版標准同時廢止。食品添加劑是什麼?對人體是否有危害?新版國家標准有哪些新要求?記者採訪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生產經營安全監督管理司、中國標准化研究院等相關負責人,以及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食品添加劑分會副主任委員曹雁平等專家,回答讀者關心的問題。

  問:什麼是食品添加劑?

  答:我國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歷史悠久,釀酒用酵母中的轉化酶(蔗糖酶),“鹵水”點豆腐的鹵水,家庭日常使用的食用鹼(碳酸鈉)、小蘇打(碳酸氫鈉)等,都是食品添加劑。

  按照食品安全法定義,食品添加劑是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包括營養強化劑。按照最新版食品安全國家標准規定,我國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按功能分為23大類,加工食品中比較常用的有防腐劑、抗氧化劑、著色劑、漂白劑、甜味劑、增味劑、酸度調節劑、增稠劑、穩定劑、食品用香料等。合理、規范使用食品添加劑可以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延長食品儲存時間,或改變食品的感官特性,能更好地滿足不同消費需求。

  問:食用食品添加劑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嗎?

  答: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劑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設立了食品法典委員會,協調各成員國食品法規、技術標准。該委員會下設食品添加劑法典委員會,負責制定統一的規格和標准,確定統一的試驗和評價方法等,對各種食品添加劑標准、試驗方法、安全性評價結果等進行審議和認可。我國也參照國際通行做法,建立了食品添加劑相關的風險評估、風險監測和標准制修訂制度。按照食品安全法,食品添加劑的生產和使用必須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准。我國現行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體系中,對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用量、范圍以及食品添加劑本身的質量規格、生產食品添加劑的衛生規范、食品添加劑標識等都作了系統的、嚴格的規定。食品生產者按照法律、法規和標准規定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劑,不會造成健康危害。

  問:如果每天吃的多種食品中都添加了食品添加劑,會不會造成食品添加劑總量過量呢?

  答:我國建立了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制度,相關部門運用科學方法,根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信息、科學數據以及有關信息,對食品添加劑中生物性、化學性和物理性危害因素進行風險評估。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具有嚴謹的制度設計和技術要求,在開展食品添加劑風險評估過程中,會綜合考慮危害因素的性質、來源、暴露情況和人群特征等因素,同時也會結合食品中使用多種食品添加劑、使用標准規定最大使用量、食用多種食品、長期食用等相關風險因素綜合考慮。

  我國還對使用中的食品添加劑實行持續、動態跟蹤評價,根據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對食品添加劑進行再評估,不斷調整使用范圍和使用量,必要時還會淘汰一些品種。

  問:新版標准與2014版標准相比有哪些變化?

  答:新版標准與舊版標准內容相比有以下幾大變化:

  一是一些品種不再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經過產業調查和風險評估,落葵紅、密蒙黃、酸棗色、2,4—二氯苯氧乙酸、海蘿膠、偶氮甲酰胺等物質不再具有工藝必要性,在新版標准中被刪除,不得在各類食品中使用。

  二是調整了部分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范圍和使用量。例如:罐頭類食品中不得再使用ε—聚賴氨酸鹽酸鹽、乳酸鏈球菌素、山梨酸及其鉀鹽、穩定態二氧化氯等食品添加劑﹔食醋中不得使用冰乙酸﹔果蔬汁(漿)中不得使用納他霉素﹔蒸餾酒中不得使用β—胡蘿卜素和雙乙酰酒石酸單雙甘油酯等。這些調整順應了食品工業技術發展的變化,與一些新修訂的食品標准更好地銜接。

  三是嚴格限制脫氫乙酸及其鈉鹽的使用。黃油、濃縮黃油、澱粉制品、面包、糕點以及焙烤食品餡料及表面用挂漿、預制肉制品、肉罐頭、果蔬汁(漿)等食品中均不得使用脫氫乙酸作為防腐劑。這些調整有助於進一步提升食品健康水平。

  四是新增對個別甜味劑共同使用時的總量控制要求。在相同食品類別中同時使用甜味劑天門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和阿斯巴甜,或同時使用甜味劑天門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和安賽蜜時,混合使用的最大使用量不能超過標准規定的阿斯巴甜或安賽蜜的最大使用量。這些調整可確保混合使用甜味劑更安全、更合理。

  問:新版標准實施將給食品生產企業帶來哪些影響?

  答:2024年2月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會同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新版標准,給廣大食品生產企業預留了一年的過渡期。過去一年,市場監管總局和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多次提醒各類食品生產企業提前做好准備,新版標准2025年2月8日實施后必須嚴格按照新標准使用食品添加劑。

  調查顯示,新規的實施促使企業更加重視社會責任。以一家知名面包生產企業為例,該公司在新規正式實施前,已於2024年2月開始逐步調整配方,按照新標准組織生產經營活動。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的舉措不僅展現了社會責任感,也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

(責編:鄒玢琦、毛思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