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裡的“數字”新生活

周口村黨支部副書記李業興(右)介紹數字鄉村管理雲平台。
“您好,您有一條事項上報,請登錄平台查看。”2月24日9時25分,一條來自數字鄉村管理雲平台的提醒短信發送到靖安縣仁首鎮周口村黨支部副書記李業興的手機上。
打開一看,一名村民反映:因貨車裝貨太滿,沙石散落在路面,影響出行安全,希望村委會立即派人清掃。隨即,李業興安排保潔員趕去清掃,並在平台上回復:感謝您的關心,您反映的事項我村於9時30分安排人員清掃,現已完成。
這樣的數字化管理場景,如今已成為周口村的常態。2024年,周口村積極探索鄉村數字經濟發展新模式,依托中國聯通,將數字技術植入鄉村建設、產業發展和群眾生活中,打造數字化樣板村,獲得中國聯通“全國最美數字鄉村”示范村稱號。
數字治理安民
周口村四面環山,環境優美。走進周口村數字鄉村管理雲平台工作室,記者看到,一塊顯示屏上正實時播放42處高清攝像頭的監控畫面,道路、田埂、屋場等一目了然。“現在已有30多戶村民申請安裝攝像頭,主要起到看家預警作用。特別是一些孤寡老人家庭,基本都安裝了。”李業興說。
余緒和是第一批在家裡安裝攝像頭的村民,他告訴記者,平時他和愛人在外務工,家裡父母都70多歲了,父親中風偏癱,全靠母親照顧。“我母親有時要外出,我特別擔心父親的安全。安裝攝像頭后,如果老人在家裡發生意外,我和村干部可以第一時間知曉並及時處理。”
如今,周口村在各個場所都張貼了二維碼,掃碼進入,便可以彈出“聯通數村”小程序,裡面功能齊全,涵蓋了智慧黨建、數字治理、數字農業、惠民服務和綠色生態等,村民既可以看到村委會黨建、財務情況,又可以了解產業相關信息,還可以上報問題。此外,該小程序還針對游客設計了“鄉村一碼游”欄目,裡面詳細介紹了村裡的景點、交通等信息。
“我們結合水域治理,大力發展以親水項目為主的鄉村旅游,特別是溯溪、槳板運動,吸引了許多游客前來打卡。”李業興告訴記者,數字鄉村的建設,既方便了游客,又減輕了村干部防溺水工作壓力。“通過雲廣播,可以對游客和村民實時喊話,更好地避免事故發生。”
智慧管理惠民
近年來,周口村通過引進鄉賢多點發展產業,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如何讓數字鄉村紅利惠及產業發展,成了該村重點考慮的問題。
江西蕭雄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是周口村裡的一家民營企業,主要從事淡水鱸魚養殖。走進養殖基地,增氧機轟鳴運轉,工人正在給鱸魚投放飼料,並不間斷打開排水閥,將污水排入收集池淨化。
企業負責人熊芳根告訴記者,該基地年產鱸魚35萬公斤,年收入上千萬元,但電費一直居高不下。“目前,我們的增氧機是24小時不停工作,如果有數字化監控手段,可以根據水氧飽和度進行靈活增氧,能節省不少電費。”
針對企業這一訴求,周口村村委會邀請中國聯通工作人員上門為企業定制方案。“我們准備從增氧、排污和投料3個環節進行數字化優化,通過打造雲平台,實現對水質參數實時監測,對現場電氣設備遠程和定時控制,既可以節約電費,又可以節省人力成本。”中國聯通靖安縣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去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持續實施數字鄉村發展行動,發展智慧農業,縮小城鄉‘數字鴻溝’。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又提出實施數字鄉村強農惠農富農專項行動。我們打造數字鄉村,既是落實黨中央的政策要求,又是加速鄉村振興的一個良好契機。”周口村黨支部書記熊四清表示,借助全面的數字化信息管理平台,村裡將進一步實現產業優化發展,並不斷拓展惠民服務功能,增強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記者 陳 璋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