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黨建引領聚民心 入戶聽訴解民憂

2025年03月28日15:50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2025年,江西省吉安市廬陵新區創新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以“改革見效年”為契機,全面啟動“入戶聽訴”工作,變“被動接訪”為“主動問需”,著力構建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反饋—評價”全鏈條閉環機制,切實將群眾訴求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為打造平安和諧新區奠定堅實基礎。

線上線下聯動 精准摸排訴求

自3月啟動以來,新區上下迅速響應,以“黨建引領、多方協同”為抓手,推動工作高效落地。

宣傳動員全覆蓋。針對“入戶難”問題,通過“線上+線下”雙向發力,利用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發布信息,覆蓋群眾超10萬人次﹔線下張貼入戶公告500余張,舉辦網格員培訓會、群眾座談會40余場,有效提升居民知曉率與參與熱情。

干群合力齊上陣。以網格為單元,由各專職網格員牽頭,發動村(社區)兩委干部、社工、在職黨員、物業公司人員、樓棟長、網格片警、平安義警、平安志願者、“法律明白人”、群眾代表等力量,組成200余個工作組,深入群眾開展“入戶聽訴”行動,全覆蓋摸排新區轄區內居民信息。

入戶走訪無死角。線上,用好“社會治理大數據”平台、12345熱線等線上平台,在“微廬陵”開設“入戶聽訴”受理窗口,實現訴求“一鍵直達”。線下,按照“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原則,實行分組包干、錯時入戶走訪,針對獨居老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實施“重點走訪+跟蹤服務”﹔依托小區黨群服務站、便民服務中心等平台,採取召開座談會、設立“群眾意見箱”等形式,收集信息訴求。累計摸排居民信息2萬余戶,建立動態網格信息庫,梳理群眾訴求及隱患問題300余件。

切實為民解難 閉環辦理訴求

把解決問題作為“入戶聽訴”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確保群眾訴求“接得住、辦得好、回得快”。

接訴即辦。對群眾反映的訴求,建立問題清單,明確責任主體,第一時間辦理反饋。對收集問題按“緊急程度”“涉及領域”劃分為A(村、社區即辦類)、B(街道辦理類)、C(部門辦理類)、D(協調攻堅類)四類﹔A類即辦件現場解決率達95%,B、C類部門協同件辦結時限壓縮至5個工作日內,D類復雜問題由新區領導牽頭攻堅。

閉環辦訴。成立“入戶聽訴”工作專班,建立問題“收集—轉辦—辦結—反饋”全流程閉環機制,針對街道層面解決不了、需多部門協調的事項,啟動“街道吹哨、部門報到”

協調響應評價機制,由專班派單,協調部門聯動,明確責任領導、責任部門和辦結時限。專班還建立了建立“一月一調度”“一季一督導”“半年一小結”工作機制,加強督促指導,對辦訴工作進展迅速、成效明顯的通報表揚,對拖沓延誤、工作不力的責令限期整改。

暖心回訴。以群眾滿不滿意為第一標准,建立分級辦訴回訪機制,由群眾對辦理效率、服務態度等進行滿意度評價。崇文社區通過分級回訪機制,將居民滿意度作為考核標尺,推動服務提質增效﹔禾埠街道以“一月一調度”壓實責任,部門協同效率提升40%,重復投訴率下降25%。

小事不出網格 民心凝聚基層

廬陵新區以“群眾滿意”為標尺,推動基層治理從“問題清單”向“幸福清單”轉化,一件件民生“小事”的快速解決,讓群眾真切感受到“服務在門口、溫暖在心間”。

民生訴求“速響應”。通過網格化精准服務,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迎刃而解。上江界小區A12棟鄧女士反映的排污管道堵塞問題,社區與物業聯動響應,僅用一天便完成管道修復,避免了污水外溢對居民生活的長期影響﹔祥和社區網格員接到居民張某反映的遮水鐵皮棚安全隱患后,迅速協調專業人員加固維修,既消除安全風險,又解決了滲水困擾,贏得群眾點贊。居民感慨:“社區辦事雷厲風行,我們住得安心多了!”

鄰裡糾紛“巧調解”。針對基層矛盾糾紛,“入戶聽訴”工作組化身“貼心調解員”,用耐心和智慧推動“疙瘩”消弭於網格。濱江春天小區歐陽女士與蘇女士因樓道堆放雜物引發沖突,社區干部聯合公安、物業多次上門調解,既引導雙方換位思考,又督促清理安全隱患,最終化干戈為玉帛﹔理想城2902室與2903室的鞋櫃爭執,經社區實地協調,業主主動拆除佔道櫃體,暢通了鄰裡“心路”。這些工作背后,是社區工作者“把小事當大事辦”的執著,也是“矛盾不出樓棟”治理理念的生動實踐。

共建共治“齊發力”。隨著“入戶聽訴”深入推進,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熱情持續高漲。黨員先鋒、網格員、志願者等力量擰成“一股繩”,形成“群眾點單、網格接單、部門辦單”的良性循環。如今,“有問題找網格”已成為新區居民的共識,基層治理從“單向管理”邁向“雙向奔赴”。“入戶聽訴”行動開展以來,累計解決民生問題200余件,滿意度達98%﹔化解鄰裡糾紛、安全隱患等矛盾50余起。

“入戶聽訴”行動不僅解了民憂,更暖了民心。廬陵新區正以黨建“繡花針”穿起基層治理“千條線”,讓和諧幸福示范區的畫卷在網格中徐徐鋪展。(劉英鵬、羅琳)

(責編:邱燁、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