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綜合體破冰迎新
——上猶縣正和廣場“起死回生”的基層治理實踐

4月1日21時,位於上猶縣城市社區管委會希望社區的正和廣場燈火通明,孩童在嶄新的游樂區嬉戲,居民拎著購物袋穿梭於貨架間。誰能想到,這座曾因運營危機淪為“僵尸商場”的商業綜合體,在當地政府、社區、業主和企業歷時兩年的聯動攻堅下,如今重現繁華。
2015年開業的正和廣場,曾是上猶縣首個集購物、餐飲、娛樂於一體的商業地標。但因原運營方管理失位,拖欠租金、設施老化等問題頻發,商戶集體撤離。至2022年,這座4層樓的商業綜合體空置率達90%,涉及339個產權、420個商鋪的千萬元債務糾紛,業主反映強烈。
“最艱難時,電梯停運、積灰遍地……”希望社區黨支部副書記陶聖的日志裡,密密麻麻記錄著100余次調解會議情況。業主權益、商戶生存、城市形象的三重矛盾,讓這裡成了“燙手山芋”。
2023年9月,轉機出現。上猶縣成立專項工作組,以“分步解約、依法維權、市場盤活”為路徑,打出“組合拳”:城市社區管委會推出“城市夜(午)話”機制,利用休息時間召開50余場調解會,業主、運營方、商戶面對面厘清欠租明細、違約責任﹔公安、法院、住建等8部門組建專班,雙線推進——指導業主依法維權,同時特事特辦改造審批﹔消防驗收周期壓縮60%,行政審批局開辟綠色通道快速辦証﹔社區推動成立業委會,業主自籌300萬元改造資金﹔開發商翻新基礎設施,推出“地下車庫3小時免費”政策,促成鵬泰超市入駐。
在此基礎上,上猶縣通過“精准招商+公益引流”激活商業生態。2024年9月,專業運營公司通過招標入駐,社區經常性舉辦“文明集市”,通過義剪、急救培訓等公益活動聚攏人氣。2024年12月27日,該商業綜合體重新開業,首月營業額500萬元,如今商場的商鋪出租率達100%,新增就業崗位320個。“政府規劃的‘10分鐘生活圈’和社區服務給了我們信心。”鵬泰超市負責人劉理民說。
在商場二樓的“上猷臻品”專櫃,正挑選著商品的市民王秀蘭感慨:“以前買農產品要跑農貿市場,如今在家門口的商場就能搞定。”這一變化印証了城市社區管委會主任黃志剛的觀點:“盤活存量資產,核心在於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的雙重發力。”
如今,正和廣場破冰重生已成為上猶縣域治理鮮活案例:50余次聯席會議厘清權責,100余份調解文書筑牢法治框架,多方協作探索出“政府搭台、企業唱戲、群眾受益”的縣域商業復活之路,為破解同類商業困局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記者 曹章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