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經過3至5年持續努力,基本建立覆蓋全員、功能完備、保障有力的服務體系
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政策解讀)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構建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教育部高校學生司(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司)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高校畢業生規模連續3年超千萬,將解決好人力資源供需不匹配的結構性就業矛盾
記者:《意見》出台的背景是什麼?
答:高校畢業生是黨和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部署,“加快構建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是高等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有效連接點,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當前,我國高等教育邁入普及化階段,高校畢業生規模持續增長,從2022年起連續3年突破千萬。圍繞促進高等教育人才供需適配,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有力人才支撐,迫切需要突出問題導向,著力破解供需適配、服務升級、機制優化等方面問題。
為做好《意見》制訂工作,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統籌領導,教育部會同相關部門深入開展調研論証,廣泛征求各地區各部門、有關高校、專家學者和用人單位等意見建議。
構建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是暢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的重要著力點。《意見》出台后,將有效推動落實立德樹人,進一步優化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體制機制,解決好人力資源供需不匹配的結構性就業矛盾,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要以產業端人才需求和就業端評價反饋為指引,全鏈條優化就業服務
記者:《意見》的結構和主要內容是什麼?
答:《意見》主體共7個部分20個條目,由第一部分“總體要求”和“六大體系”組成。
第一部分“總體要求”,主要回答構建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的根本遵循、基本路徑和工作目標等問題。構建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把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重中之重。關於構建體系的基本路徑,要以產業端人才需求和就業端評價反饋為指引,全鏈條優化培養供給、就業指導、求職招聘、幫扶援助、監測評價等服務,開發更多有利於發揮所學所長的就業崗位,完善供需對接機制。關於構建體系的工作目標,提出經過3至5年持續努力,基本建立覆蓋全員、功能完備、保障有力的服務體系,為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提供堅實保障。
“六大體系”可以劃分為3個板塊,由優化培養供給體系、升級傳統就業服務體系、鞏固支持保障體系共同組成。優化培養供給體系板塊提出,科學研判人才發展趨勢及缺口狀況,以促進供需適配為導向動態調整高等教育專業和資源結構布局,完善招生計劃、人才培養與就業聯動機制。升級傳統就業服務體系板塊包括強化就業指導體系、健全求職招聘體系、完善幫扶援助體系、創新監測評價體系。鞏固支持保障體系板塊對建強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機構、打造專業化就業指導教師隊伍、推廣數字化就業服務新模式等提出要求。明確強化組織實施,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制度,抓好《意見》貫徹落實。
構建以促進供需適配為導向的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和人才培養模式
記者:《意見》將優化培養供給體系置於構建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的首位,有怎樣的考慮?
答:從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看,當前高等教育供給與社會需求適配不夠的問題亟待解決。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普及化縱深推進,高校畢業生已成為我國城鎮新增就業絕對主體,預計今后10年高校畢業生總量還會持續增長。破解社會需求真實性、教育供給有效性、供需適配精准性的問題,成為當前教育系統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性問題。
《意見》著眼推動社會需求側建立關於人才發展趨勢及缺口狀況的研究發布機制,教育系統構建以促進供需適配為導向的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和人才培養模式,作為構建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的重要前提。
一是聚焦人才需求側,提出科學研判人才發展趨勢及供需狀況。關於供需狀況,提出推進人才需求數據共享歸集,建設人才需求數據庫。關於人才發展趨勢,提出開展人才供需關系前瞻性分析,定期發布急需學科專業引導發展清單。
二是聚焦教育供給側,提出動態調整高等教育專業和資源結構布局。圍繞推動高等教育規模、結構、質量更加契合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要求,提出優化高校層次類型和區域布局,優化調整學科專業設置,優化高校資源配置。
三是強化就業端反饋,提出完善招生計劃、人才培養與就業聯動機制。對於招生計劃調整,提出優化招生計劃分配方式。對於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出鼓勵高校建立更靈活的學習制度,根據職業標准對接轉換更新人才培養方案。
建設一批區域性、行業性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實施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
記者:《意見》在健全求職招聘體系方面有哪些新舉措?
答:求職招聘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關鍵環節,高校、畢業生、用人單位都十分關注。當前,求職招聘工作合力依然不足,還不能完全滿足高校畢業生對高品質服務的需要。
《意見》注重發揮校園招聘活動對於促進人崗對接的重要作用,突出精准便捷導向,推出系列新舉措。
一是強化校園招聘和就業市場服務。著眼促進崗位資源共享,提出建設一批區域性、行業性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著眼發揮創業帶動就業作用,提出優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著眼鼓勵多渠道就業,提出支持到新業態新模式、中小微企業等就業創業。
二是推進重點領域人才服務。針對國家重大戰略等需求,提出提供多元化精准化就業服務。針對培養重點領域急需緊缺人才,提出實施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針對提高重點領域就業吸引力,提出暢通高校畢業生流動渠道,實施重點領域和基層就業專項計劃。
三是優化規范招聘安排和秩序。一方面,提出統籌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招聘(錄)時間安排,合理確定各類職業資格考試時間。另一方面,提出高校統籌安排教育教學與就業工作進程,為畢業生在校期間求職預留時間。
四是發揮多元主體作用。圍繞拓寬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開發新的就業增長點,提出支持民營企業穩崗拓崗。針對群團組織、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社會組織等,分類提出為高校畢業生提供特色化、專業化的就業服務。
全力做好2025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率先推出系列優化就業服務舉措
記者:如何抓好《意見》貫徹落實?
答:貫徹落實好《意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務。教育系統要積極開展多形式、分層次、全覆蓋的學習培訓,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教師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
為抓好《意見》貫徹落實,教育部堅持遠近結合,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制度。一方面,結合“六大體系”推出系列具體實施方案,有序推動《意見》部署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另一方面,全力做好2025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率先推出系列優化就業服務舉措,全力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