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信豐:筑巢引鳳釋放高質量發展人才動能

正天偉電子在“科技副總”鄒來禧博士指導下,攻克電鍍銅藥水技術難題,獲江西省科技進步獎﹔中能實業依托湖南大學王少飛教授團隊,將NMP溶劑純度提升至國際領先水平,新增銷售收入超1億元﹔綠萌科技與中國科學院微電子所共建院士工作站,突破果蔬分選“卡脖子”技術,產品出口25個國家……近年來,贛州市信豐縣積極實施“科技副總”柔性引才機制,助企開展技術攻關,給企業發展帶來了產業向好的蝶變效應。
信豐縣堅持把人才工作作為加快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關鍵變量來抓,以列入贛州全市唯一、江西省六個之一的國家創新型縣建設縣為契機,聚焦產業發展需求,全方位優化人才引育留用全鏈條政策體系,讓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好,實現產才融合、雙向奔赴。
企業和高端人才實現雙向奔赴的背后,是該縣聚焦紓困解難,打出一套精准發力“人才強企”組合拳。為破解企業引才育才難題,該縣積極實施“柔性引才”機制,今年2月份公布了第四批“科技副總”人選名單,引進來自電子科大、華南理工、中山大學等大院大所43名專家。截至目前,該縣已從30所高校引進124名專家擔任企業“科技副總”,為企業帶來前沿技術和創新理念,實施合作項目235個,轉化成果186項,為企業帶來直接經濟效益6.96億元。聚焦產業招才,緊扣電子信息首位產業和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產業大力開展雙招雙引,先后引進了全球前三、亞洲第一的裝備制造鏈主企業大族、全球最大壓鑄機研制企業力勁、全球電子電路行業領軍企業景旺、中國500強天能等一批頭部企業先后落地,帶動各類研發人才、產業人才2000余人。並搶抓深贛對口合作機遇,充分發揮大灣區招才引智工作站作用,協同引進3名國家級、20名省級高層次人才。
引才為先,留用為本。人才招得進更要留得下、發展好,該縣著力在改善軟環境上下功夫,拿出真金白銀,亮出真情實意,以最好服務、最優環境、最大誠意竭力營造暖心的留才生態。該縣聚焦“大灣區能做到的,我們也要能做到”理念,打出政策“組合拳”,建立健全“2+N”政策支持體系,出台人才20條、科創30條、人才綠卡等惠才愛才政策。實行人才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容缺可享、承諾兌現”,大力構建近悅遠來人才生態。建設人才住房4100余套,統一標准裝修管理、“拎包入住”,並在子女就學、配偶安置、就醫開設“綠色通道”,給予全方位服務保障,讓人才安心安身安業。
同時,該縣在資金上大投入、大支持,每年安排1億元科創和人才專項基金,鼓勵各類人才想創新、敢創新、能創新。對高新技術企業獎補保持全省最高60萬元的獎勵力度,對引進的高端人才或人才項目,可享受100-400萬元的資助金額,或最高5000萬元的直接股權投資支持,對博士人才連續三年給予每年6萬元生活補助,對獲評市級以上人才計劃最高給予50萬元的獎補,有效激發了市場創新活力。
既要重視引進人才“輸血”,更要重視培育人才“造血”。該縣實施橙鄉英才計劃,成功培育國家級、省級高層次人才10余名,3人入選“贛鄱英才計劃”。同時還依托江西理工、贛南師大“兩所大學”資源,共建國家臍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材料創新實驗室等產學研平台。並與華南理工、電子科大等46所高校建立合作關系,搭建校企合作平台30多家,為企業培育人才300余人。目前,該縣已擁有市級以上創新平台118家,居贛州市前列。(吳博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