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平安之力 筑發展之基
——平安江西建設工作綜述

春風拂過,晨曦中“城市快警”疾馳而過的身影、校園閘機“滴”聲響起后孩童揚起的笑臉、祠堂檐角下“幫幫團”阿婆調解糾紛的鄉音絮語,無不是浸潤在贛鄱大地的平安基因。
98.95%的公眾安全感、連續18年被評為全國平安建設(綜治工作)考評優秀省、38萬件矛盾糾紛化解於訴訟前的“第一道防線”……在江西,平安是數字長卷裡的民生溫度。
亮劍攻堅,把平安答卷寫進百姓心中
打擊的是違法犯罪,贏得的是黨心民心。江西公安機關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和凌厲攻勢,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雷霆出擊,嚴打突出違法犯罪。2024年,全省刑事案件立案數下降19%,我省掃黑除惡工作績效連續6年進入全國第一方陣,群眾對掃黑除惡滿意度達97.09%,社會治安秩序持續向好。
鐵腕重拳,戰果豐碩。今年初,九江市公安局聯合煙草部門歷時81天跨省追查,行程7000余公裡,成功搗毀閩鄂贛三地制售假煙網絡,抓獲犯罪嫌疑人19人,查獲假冒品牌卷煙1000萬余支、制假設備2台,涉案金額近億元。
1小時,緊急止損100萬元。3月26日,撫州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反詐中心快速響應,成功阻止一起百萬元電信詐騙案。受害人張某在“薦股大師”誘導下下載虛假投資軟件,正欲將100萬元現金交付詐騙分子。民警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面對張某情緒激動、拒不配合的情況,通過亮明身份、耐心疏導,最終將其勸返,為群眾守住“錢袋子”。
我省認真落實中央強化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有關要求,健全完善挂牌整治、責任追究工作機制,持續開展“長風7號”專項行動,全省電詐案件立案數、損失數同比分別下降16.9%、9.3%。
擦亮大江大湖治理品牌。我省組織開展鄱陽湖區枯水期突出問題集中整治,強化濕地保護、江豚保護救助,嚴厲打擊非法捕撈、非法採砂、獵殺候鳥等違法犯罪行為,開展“昆侖”“平安水域”“清網護鳥”等專項行動,有力維護湖區持續和諧穩定。
我省聚焦重點領域,以“零容忍”態度對違法犯罪行為發起凌厲攻勢,形成“不敢犯、不能犯、不想犯”的高壓態勢。
防范風險,持續提升公共安全防控水平
群眾看平安,首先看治安。社會治安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關系最密切,是人民群眾安全感的晴雨表。平安建設搞得好不好,直觀地反映在社會治安上。
“暴恐分子”持刀沖擊校門瞬間,2名安保人員立即啟動“一鍵報警”,同步抓起防暴叉與盾牌沖出崗亭﹔3分鐘內“最小應急作戰單位”趕赴現場,形成戰術合圍,開展周邊封控﹔5分鐘內特警、民警抵達現場,制服歹徒……南昌工學院實地上演的演練,是南昌市公安局紅谷灘分局龍興派出所每月一演練的實訓縮影。
守護平安校園。我省部署開展校園安防建設“四個百分之百”和“四個一”建設工程“回頭看”,中小學(幼兒園)專職保安配備2.4萬余人,同比增加30.6%。開展校園消防安全專項整治,檢查涉校“九小場所”1.01萬個,關停、整頓不符合消防安全條件的校外培訓機構508個。
冰河勇救彰顯平安溫度。“有人落水,需要救援!”3月29日,銅鼓縣城南東路水文站附近,一名女子不慎落水,河水湍急,女子危在旦夕。銅鼓縣公安局城鎮派出所處警隊員何林生聞警即動,毅然跳入冰水中,以最快速度托起女子頭部,與特巡警合力將其救上岸,最終女子安然無恙。
加快建設立體智能、高效協同的社會公共安全體系。我省建成智能安防小區1.2萬余個,促進“大案必破”“小案快破”,盜竊發案數下降24.4%。
著力保障交通運輸安全。全省深化道路交通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道路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7.5%、12.54%,較大事故起數同比下降35.29%,為近年來最低。扎實推進涉鐵路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鐵路沿線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整治隱患問題426個,涉鐵路有關案事件同比下降13.12%。
夯實基礎,讓“楓橋經驗”之花開滿贛鄱
基層是社會治理的基礎和重心。我省堅持以新時代“楓橋經驗”江西實踐為抓手,著力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不斷夯實平安建設根基。
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縱深推進“化解矛盾風險維護社會穩定”專項治理,聚焦重點領域、重點場所,深化運用矛盾風險清單管控預警系統,推動限期實質化解,2024年化解中高風險矛盾糾紛3814件,有效防范矛盾激化升級。
今年3月,樟樹市綜治中心整合“劉欽牛調解室”、入駐該中心的林業局、自然資源局及律師等多元解紛法治力量,運用法理情理心理道理“四理融合”解紛法,幫助村民李某某化解一起6年之久的山林土地補償糾紛。李某某坐著輪椅專門將錦旗送到綜治中心,感激地說:“綜治中心幫我解決了一塊心病,我要給個大大的贊!”
扎實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我省依托基層綜治中心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設,充分整合信訪接待、訴訟服務、公共法律服務等資源力量,1744個單位、312個調解組織、59個仲裁機構、122個社會組織進駐平台,實現了90%以上矛盾糾紛化解在鄉村兩級。
“警格+網格”共筑平安基石。前不久,井岡山市公安局古城派出所接到群眾鄺某求助,鄺某稱其騎自行車與電動車發生碰撞致腿部受傷,雙方因無保險協商未果。民警聯合綜治辦、村委會及網格員啟動“警格+網格”聯調機制,依托網格員“人熟地熟”優勢,引導雙方換位思考,經數小時聯合調解,最終促成雙方簽訂調解協議並握手言和。
深化網格化服務管理。堅持扁平化設置城鄉網格7.2萬余個,建立以網格長、網格員、網格輔助員為基本力量的網格治理隊伍。
平安建設內生動力不斷激發。我省有力推進基層基礎建設,265萬名平安志願者、85萬名“法律明白人”活躍在平安江西建設一線,7.2萬余名網格員用腳步丈量出基層治理的精度。(朱宸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