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政策溫暖困難就業群體
2025年04月15日08:25 | 來源:江西日報

近日,江西省出台新規,鼓勵大齡失業人員通過擺攤創業實現再就業,符合條件者可獲得不超過5000元的設備補貼。這一政策無疑為就業困難群體帶來曙光。
大齡失業人員是就業市場的困難群體。他們往往因技能單一、年齡偏大,在求職時屢屢碰壁。而擺攤創業門檻低、投入小、靈活性高,是一條可行的出路。此次我省出台補貼政策,既是對民生痛點的精准回應,也是對“靈活就業”趨勢的順應。
近年來,多地通過規范管理、優化服務,使地攤經濟成為促進就業、拉動消費的重要力量。然而,擺攤看似簡單,實則暗藏挑戰,對大齡失業者而言,僅靠政策補貼,恐怕難以真正站穩腳跟。筆者調查發現,擺攤創業的初期成本並不低。一輛手推車、基本餐廚設備、原材料採購等,5000元補貼僅能覆蓋六成,若選址在熱門商圈,還要支付管理費、衛生費等額外開支。更關鍵的是,許多大齡失業者缺乏市場洞察力和經營經驗,盲目跟風賣網紅小吃或選錯品類,最終可能血本無歸。
要讓新政普惠於民,給大齡失業人員擺攤發補貼只是“第一把火”,后續的配套支持同樣重要。在這方面,一些城市的做法值得借鑒:杭州為失業人員開設“夜市創業班”,邀請成功攤主傳授選址、選品技巧﹔成都劃定“便民疏導區”,減免低收入群體攤位費﹔深圳則通過“流動餐車+統一供應鏈”來降低經營者的風險。
此次我省出台擺攤補貼政策,體現了政府對大齡失業群體的關懷,但補貼應是起點,而非終點。唯有在資金支持的基礎上,疊加技能培訓、市場引導、合規保障等配套措施,才能讓街頭巷尾的煙火氣轉化為大齡失業者的獲得感。如此,“小生意”方能托起“大民生”,讓政策之光照亮更多人的就業之路。(洪懷峰)
(責編:邱燁、毛思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