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洋江:“四融”共繪水鄉韻

鄉村美,百姓富,治理優,是新時代“和美鄉村”的生動注腳。為展現各地以“四融一共”(產村融合、景村融合、三治融合、城鄉融合、共同富裕)為路徑的鄉村建設實踐,三農專刊特推出“‘四融一共’和美鄉村展示”專欄,聚焦那些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鮮活樣本。首期走進贛州市南康區鏡壩鎮洋江村——
走進贛州市南康區鏡壩鎮洋江村,村道通暢、屋舍整齊、水塘清澈、綠柳成蔭……一種“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的清新舒適感油然而生。近年來,洋江村堅持“提風貌、興業態、抓治理”多措並舉,持續推進“四融一共”和美鄉村建設,一個有景有業、有形有魂的美麗洋江正向人們走來。
提風貌,美化人居環境。洋江村充分發揮水多塘多的生態優勢,以“江南水鄉”為標准,全域推進生態治理。通過清淤活水、改造水塘、栽桃柳種荷花,將百口淤塘變為生態景觀,形成“塘可養魚、岸可賞景”的水鄉風貌。實施村庄風貌提升工程,建成沿章水河流域景觀小品、休閑步道,塑造“村在景中、人在畫中”的宜居環境,和美鄉村底色更足。
興業態,增強發展動能。洋江村依托得天獨厚的區位和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農業、鄉村旅游等多元化產業。在原有家具、臍橙、草皮、優質稻產業的基礎上,積極引進集運動、休閑、娛樂、餐飲為一體的洋江運動休閑小鎮項目,成立休閑垂釣中心,推進產業聯動,提高村集體經濟收入,帶動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鼓勵引導村民發展庭院經濟,利用房前屋后空間種植花卉、果蔬,開發特色手工藝品,通過小庭院撬動大收益。
抓治理,培育文明鄉風。洋江村將全村40余名有履職能力的無職黨員進行設崗定責,實施黨員網格化服務管理機制,讓每一名無職黨員有位有為,帶頭推動環境整治、矛盾糾紛調處、產業發展等工作,有效打通鄉村治理和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洋江村結合南康“美e分”鄉村治理積分制平台,大力實施“一網雙積分”鄉村治理機制。目前,洋江村“美e分”積分超市已兌換超過21.9萬分,兌換獎品2965次。
此外,洋江村還充分挖掘“千年洋江”文化底蘊,將古祠堂修繕改建成村史館,系統梳理村史民俗,依托傳統節日舉辦龍舟、拔河比賽等鄉村活動,不斷擦亮千年古村名片。村裡還建設了中醫文化健康頤養中心、“童心港灣”,服務“一老一小”。村民的文化認同感、心靈歸屬感不斷增強,文明鄉風蔚然成風。(易團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