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崇仁縣東門村:城中村變了模樣

走進撫州市崇仁縣東門村,迎面就能感受到村民們的熱情與活力。“我家新房入伙啦,到時候都來家裡吃席!”徐水園奶奶見到鄰裡就熱情相邀。在她看來,現在的村子和過去大不一樣。“以前鄰裡之間被街道、社區隔開,走家串戶很不方便,關系也漸漸疏遠了。現在新農村建設,大家又像以前一樣親近,村子的‘根’又回來了!”
這份變化,得益於東門村黨支部抓住縣城東擴和鄉村振興的政策機遇。東門村支部書記馮滿平介紹,村裡以新建村委會為中心,在周邊規劃建設了385棟小洋樓,打造了全縣最大的新農村建設點。新的居住環境不僅讓村民住得更舒心,還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大家的凝聚力更強了。
民生實事一直是東門村黨支部關注的重點。東門村把精力實實在在地投入到解決村民急難愁盼問題上。“現在擰開水龍頭就有自來水,再也不用挑水喝了!”楊建平大爺笑著指著家裡的水龍頭說道。今年,東門村把“自來水入戶”當作重點民生工程來抓,鋪設了長達20公裡的管網,讓新村300多戶人家都用上了自來水。不僅如此,村裡還硬化了20多公裡的主干道和入戶道路,以前“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日子一去不復返。村委會還聯合公安、民政部門,給每家每戶裝上了統一標准的門牌,解決了孩子上學需要地址証明的難題。從喝水到出行,再到教育,東門村把每一項民生實事都做到了村民的心坎上。
產業發展則是東門村讓村民致富的“法寶”。東門村利用城中村的區位優勢,積極引導村民發展多元產業。村裡邀請專家來給大家講課培訓,幫助村民提升技能。如今,村裡形成了汽車維修、餐飲服務、商貿零售、建材經營和水產養殖等特色產業。村民何勝發在村裡的幫扶下,開了一家南雜店,生意十分紅火。“以前要外出打工,顧不上家裡。現在在家門口就能賺錢,還能照顧家人,生活越來越有盼頭!”何勝發笑著說道。目前,東門村有10家餐飲店、5家超市、5家鋼材水泥店、13家養魚戶,還創辦了2家規模化企業,村民人均收入達到6萬多元,成了全縣有名的富裕村。
東門村通過新農村建設,成功破解了城中村失地農民的轉型難題。曾經失去土地的迷茫,已被如今的安居樂業、充滿信心所取代。完善的民生保障讓村民的幸福感節節攀升,蓬勃發展的多元產業鋪就了致富路。(游晨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