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稻蛙共生”奏響田園牧歌

2025年04月17日08:25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江西供銷(共青城)冷鏈物流園內,操作員正在對鮮活的黑斑蛙進行稱重分揀。記者 侯藝鬆攝

  春光明媚,共青城市澤泉鄉廣袤田野煥發無限生機。在該鄉涂山村的稻蛙產業園裡,“呱呱”蛙鳴與農人的歡笑聲交織成獨特的春收交響曲。4月9日清晨,工人們正將一筐筐活蹦亂跳的黑斑蛙裝車,這些黑斑蛙即將通過江西供銷冷鏈物流體系走向全國市場。這個佔地677畝的產業園,正通過“稻蛙共生”的綠色種養方式,書寫著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現在裝車的是去年越冬的成蛙,今年的蛙苗已經進入孵化關鍵期。”產業園負責人余宏軍抹了把汗,指著孵化車間介紹。2022年,共青城共創稻蛙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千萬元在這裡打造示范基地,探索出“稻蛙共生”的生態循環模式。

  在這片被鄱陽湖水系滋養的田野裡,黑斑蛙與水稻構建起奇妙的共生關系。蛙群捕食害虫,排泄物成為天然肥料﹔稻株為蛙類提供蔭蔽棲息地,形成閉環生態系統。“我們全程禁用農藥化肥,稻米達到綠色食品標准,青蛙更是供不應求。”余宏軍算起生態賬:畝產蛙1250公斤、稻谷500公斤,綜合效益超萬元,比傳統種植增收3倍。

  產業園給涂山村帶來了看得見的變化。55歲的丁桂花熟練地演示著夜間捕蛙技巧:“晚上用手電筒一照,這些小家伙就乖乖不動了。”這名“捕蛙能手”旺季月收入可達1.5萬元,像她這樣的本地務工者每年近200人。更可喜的是,通過“公司+基地+農戶”模式,30萬元年度村集體分紅為鄉村振興注入活水。

  除了提供就業崗位,產業園還通過“認領稻田”的形式,帶動農戶種養。村民李澤華去年嘗到“訂單農業”甜頭:“認領20畝稻蛙田,公司包技術、包回收,省心省力又賺錢。”

  目前產業園已帶動周邊發展稻蛙種養3000余畝。為化解市場風險,共青城共創稻蛙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還構建起全產業鏈條,在冷鏈物流園設立3000平方米專業冷庫,日均發貨2萬公斤。該公司董事長劉明星告訴記者,除了活體銷售,公司還將黑斑蛙加工成凍貨和即食產品,在各大電商平台上架銷售,進一步提升蛙的附加值。

  從孵化到養殖,從加工到銷售,一條產業鏈就被一環環地連接起來了。現在,劉明星正在繪制更宏大的藍圖——以農耕文化為魂,打造集科普研學、休閑垂釣、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讓游客在稻花香裡聽取蛙聲一片,在田野裡暢享快樂生活。(記者 侯藝鬆 實習生 漆書靜)

(責編:邱燁、鄒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