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四級聯動”凝聚基層治理強大合力

——撫州市臨川區溫泉鎮余坊村創建“余”事有“坊”品牌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2025年04月21日15:20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撫州市臨川區溫泉鎮余坊村是“十四五”省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距鎮政府1.5公裡,毗鄰撫州市植物園和臨川溫泉風景區,區域面積4.3平方公裡,基本農田2323畝, 山地面積1700畝,轄4個自然村,609戶2468人,其中脫貧戶、監測戶22戶58人在市派鄉村振興工作隊結對幫扶下全部實現穩定脫貧。

近年來,余坊村通過“樹”品牌、“搭”平台、“融”數智、“續”文脈,不斷提高基層綜合治理水平,村級面貌煥然一新,各項工作走在全鎮前列。治理環境的改善帶來了全方位的改變,引進了年產40萬噸投資8000萬元的瀝青攪拌站江西贛達公路養護有限公司,參與投資了年出欄10萬頭肥豬的撫州市益民農業產業開發有限公司項目,實現村集體年經濟收入超30萬元,成功打造成為區級“紅旗黨支部”。

“樹”品牌,擦亮治理新名片

充分學習借鑒“楓橋經驗”的實踐做法,余坊村因地制宜、群策群力,打造“余”事有“坊”說事室,創建了“543工作機制”,即組建由老干部、老黨員、老教師、老軍人、法律明白人構成的“五人同心”調解隊伍,優化了窗口受理、分析研判、現場調解、跟蹤回訪“四步調解”工作流程,筑造組、村、鎮“三級堡壘”調解級別,成功創樹了“余”事有“坊”綜治品牌,切實做到“瑣事不出組、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助力溫泉鎮獲得“平安撫州建設先進集體”。

說事室創建以來,已成功調解矛盾糾紛數十起。“自從創建了說事室,村民有了說事評理的去處,也都願意將矛盾糾紛‘搬’到村委會,少了打鬧和爭吵,多了冷靜和協商。”村書記邱建華自豪地說道。

“搭”平台,激發治理新效能

為實現村民“零跑腿、零排隊、不見面、全自動”的目標,余坊村充分利用市政務服務管理局結對幫扶契機,搭建全市首個市、區、鎮、村四級聯動“一窗式”綜合服務平台,將醫療、養老、民政等7大類58小類事項下沉至村受理,打通了市區鎮村四級政務聯動最后一級,率先實現村級受理材料即時辦理,通過全年365天無間斷服務,已為村民辦理各項業務200多件。市委、市政府領導多次到余坊村調研,充分肯定余坊經驗在服務群眾、鄉村治理方面“小村庄、大治理”的成效。

“融”數智,賦能治理新活力

作為臨川區特色數字平台試點村,余坊村黨總支率先打通了“線上線下”,開通“數字鄉村”平台小程序,將智慧黨建、信息收集、雪亮工程、聯防聯控、平安建設等工作納入數字管理,配備專職網格員作為機動力量,形成集數據管理、村庄管理、分析研究為一體的“中樞”,尤其是“隨手拍”功能,更是將村級被動治理化為村民主動參與村級治理。

該平台注冊人數已突破200人,開通探頭24個,收集村民訴求30余條,發布反電詐、防溺水等綜治信息20余條,真正實現了大小事情實時更新,安全管理實時監測。村中老人劉玄嬌去年底已滿80周歲,因不了解高齡補貼政策而遲遲沒有辦理,“數字鄉村”平台通過數據比對后進行系統提醒,村干部第一時間上戶核實幫老人辦理,村民都說:以前是人找政策,現在是政策找人,實在太方便了。

“續”文脈,夯實治理新基石

余坊村依托豐富的文化資源,村委編制了《傳承文化根脈 講好余坊故事》先進事跡典范集,分品牌創建、巾幗文明、移風易俗、雙擁模范、退伍老黨員、人才引智6大模塊收錄本村先進人物,通過以文賦能促治、賡續余坊文脈,進一步夯實文化治理鄉村新基石,努力營造“揚正氣、樹新風、促發展”的濃厚氛圍。

余坊村正是圍繞黨建引領,村黨支部成為凝聚基層群眾的“主心骨”、黨員干部成為助推鄉村治理的“領頭羊”、各界力量成為參與治理的“生力軍”,聚焦“樹”品牌、“搭”平台、“融”數智、“續”文脈,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已然形成。

(責編:邱燁、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