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輕基層干部接待負擔
修水“一碼通”掃出公務用餐新氣象

4月17日中午,修水縣廟嶺鄉政府食堂內,飯菜飄香,掃碼器“嘀嘀”聲不斷響起,縣直部門干部、鄉鎮工作人員掃碼后便有序到就餐區用餐。這是修水縣積極探索公務用餐制度改革,推行縣域范圍內公務用餐“一碼通”,實現公務接待規范化的一個縮影。
為加強和規范公務接待管理,修水縣創新推行公務用餐“一碼通”。2024年8月底,該縣將全縣數百家單位食堂通過數字技術整合成虛擬“大食堂”,在各單位食堂醒目位置擺放公務接待“一碼通”專屬二維碼,實行“先掃碼,后用餐”機制﹔制定印發《關於縣內公務接待實行“一碼通”管理的通知(試行)》,推行公務人員用餐掃碼實名認証,明確適用人員、用餐方式、用餐管理辦法等,實現跨單位、跨地域公務用餐“一碼通行”。
“過去,煩瑣的公務接待如同一道無形枷鎖,每月參與接待十多次,有時多家單位同時下鄉調研,需安排多桌公務餐並全程陪同,陪餐、協調、報銷等事務消耗大量時間精力,也令鎮財政不堪重負。”某鎮辦公室一名干部說,“現在‘一碼通’減輕了基層干部公務接待負擔,我們有更多時間和精力為群眾辦事。”
“一碼通”簡化接待流程,讓用餐單據透明化,規范公務接待管理。如今,在修水縣域范圍內開展公務活動,無須開具公函,由派出單位向接待單位電話預約申請,告知公務活動內容、人員名單等信息,接待單位按照申請人數及標准做好用餐安排即可。系統自動生成電子憑証,每筆消費實時留痕,后端對接監管系統,自動生成數據分析報表。相關部門通過后台數據比對用餐記錄與出差報賬情況,可精准篩查是否存在違規行為,確保公務用餐的規范性。截至4月1日,修水縣啟用“一碼通”管理系統的單位(含國有企業)263個,導入系統1.97萬余人,全縣公務接待支出同比減少39.3%。 (全媒體記者袁榮穗 通訊員盧作仁、姚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