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防癌護健康 一心為民筑防線
南大二附院開展系列腫瘤防治公益活動

在第31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期間,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以“科學防癌 健康生活”為主題,於4月15日至21日在東湖、紅角洲兩大院區同步啟動系列腫瘤防治公益行動。通過專家義診、免費篩查、科普宣教等形式,構建“預防-篩查-診療”一體化健康服務網絡,為群眾送上實實在在的“健康禮包”。
在紅角洲院區肝膽胰外科義診現場,醫護人員有序為市民測量血壓、血糖,針對肝膽系統高發腫瘤展開一對一健康指導。原發性肝臟、膽管和胰腺腫瘤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針對此類惡性腫瘤發病率逐年攀升的嚴峻現狀,肝膽胰外科科主任王愷教授領銜的專家團隊,詳細解析了早篩早治的重要性,並給出防治策略。“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癌的基礎,平時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吃新鮮水果,補充維生素,戒煙限酒,避免熬夜,保持健康體重,提高身體免疫力,讓癌細胞‘無機可乘’。”王愷表示。
在東湖院區體檢樓CT室的免費肺癌篩查現場,50名高危人群在醫護引導下有序接受低劑量螺旋CT檢查——這一國際公認的早篩“金標准”,可清晰識別2毫米級肺部微小結節,讓早期肺癌無處遁形。62歲的楊先生完成篩查后坦言:“家裡有肺癌家族史,前兩年檢查有肺結節,一直沒有復查,這次免費篩查不僅省錢,還讓全家人吃了‘定心丸’。”
值得一提的是,肺癌篩查現場,南大二附院肺癌專病中心醫護團隊全程值守,為50名篩查群眾提供專業的醫療服務。“早期肺癌通過規范治療,5年生存率可達80%。”醫院肺癌專病中心副主任醫師張小強介紹,本次篩查嚴格聚焦40歲以上長期吸煙者、肺癌家族史人群、慢性肺病患者等高危群體。他特別提醒,長期暴露於廚房油煙、空氣污染環境的非吸煙人群,同樣需要納入篩查范圍。
據了解,為推動我省胸部腫瘤尤其是肺癌診療能力及服務水平高質量發展,2024年8月,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肺癌專病中心成立,涵蓋胸外科、胸部腫瘤內科、胸部腫瘤放療科、胸部腫瘤危重症醫學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學科專業,以多學科綜合診療(MDT)為核心,致力於為肺癌患者提供一站式、全病程、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早期干預是改善肺癌預后的唯一途徑,在此,我們呼吁符合條件的人群主動參與篩查,共同筑牢健康防線。”醫院肺癌專病中心副主任醫師黃龍說,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健康服務,更是一次防癌意識的普及,中心將深度融合醫院多學科診療優勢,通過“防篩診治康”全周期管理,助力市民遠離癌症威脅。(楊君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