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茶山瓜棚裡的致富經

2025年05月12日11:32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初夏的陽光洒在撫州市臨川區龍溪鎮梅溪茶場的層層茶山上,嫩綠的芽尖綴滿枝頭,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茶香。4名採茶師傅手持電動採茶機穿行在壟間,高頻振動的採摘頭精准掠過茶樹冠層,嫩綠的茶芽如細雨般落入連接機器的集葉袋。對於機器難以“照顧”到的地方,其余的採茶工則腰間挎著竹簍,手指在茶樹間輕盈翻飛,一捻一提間,鮮嫩的茶芽便落入籃中。他們大多是附近村庄的村民,趁著農閑時節來茶場務工,既照顧了家庭,又增加了收入。

據了解,臨川梅溪茶場始建於1975年,是臨川區最早的茶場之一,種植面積200余畝,主要培育安溪白茶、龍井43、浙農117等優質品種。茶場採用“基地+集體經濟+農戶”的模式,不僅讓村集體增收,還帶動了周邊30余名村民就業。

5月5日一大早,採茶工徐付香吃過早飯,就騎著電動車來到茶場開始一天的勞作。她一邊熟練地採摘茶葉,一邊笑著說:“我平時在家帶孩子,空閑時就來採茶,一天能掙八九十塊錢,時間自由,還能貼補家用。”

新鮮的茶青採摘后,立即被送入茶廠加工。經過攤晾、殺青、提香等工序,制成的各類茶品色澤翠綠、湯色清亮,年產量約1500至2000斤,深受市場青睞。茶場負責人張能興表示,茶廠一年能收10萬斤的茶葉,銷售額近120萬元,“綠葉子”變成了村民致富的“金葉子”。

而在茶場另一側的緩坡上,幾名工人正彎腰忙碌著,他們小心地將龍井43號茶苗栽入新翻的土壤中。“這是我們最近擴展的新品種,芽頭更飽滿。”張能興介紹道。不遠處,幾個村民正在給成齡茶樹追施有機肥,茶場裡處處洋溢著忙碌與希望。

“鄉村要振興,就要發展多種特色產業。”龍溪鎮鎮長吳寧寧表示,該鎮在做大做強傳統產業的基礎上,還大力引進適合龍溪發展的新產業,大棚早熟西瓜就是其中之一。

5月初,在該鎮萬家村的300畝西瓜種植基地,連片的大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棚內,工人們正忙著給翠綠的瓜蔓剪枝、授粉,他們動作嫻熟,手持剪刀在瓜藤間靈活穿梭,“咔嚓”幾聲,多余的側枝應聲而落,被修剪過的藤蔓更顯精神,青翠的葉片下,一個個小西瓜正茁壯成長。

據介紹,萬家西瓜大棚採用現代化種植技術,主要栽種高品質西瓜,這種西瓜不僅個頭均勻、甜度高,而且產量穩定。基地常年雇佣周邊村民參與種植、管護和採收,農忙時節用工量可達40余人,有效帶動了村民就近就業。一位正在授粉的村民鄒愛英說:“在這裡干活離家近,一天能賺100塊錢,還能學到科學的種植技術。”西瓜產業不僅讓村民鼓了腰包,還壯大了村集體經濟。通過“黨員+合作社+農戶”的模式,萬家西瓜大棚實現了產銷一體化,產品遠銷省內外市場。“端午節前后,我們的西瓜就會上市。”基地創辦人萬中盛表示。

“我們還發展了瓜蔞子、燈芯草等10余個特色產業,有效地帶動了鄉村發展和村民致富。”龍溪鎮黨委書記朱敏輝說,下一步,龍溪鎮將延長產業鏈條,讓更多的村民增收。(王雅婷、章晉輝)

(責編:鄒玢琦、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