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剪刀“勇闖”大世界

每天有2000余把服裝剪從湖口縣武山鎮銷往海外。小鎮剪刀何以“勇闖”大世界?近日,記者走進位於湖口縣武山鎮的九江和佳剪具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進行探訪。
在裝配區,總經理程歡正專注調試剪刀開合度,“望、敲、整、驗”四個動作一氣呵成。“注意看!”她舉起剪刀對著燈光示范,“兩瓣刀刃間距要均勻,這樣既能輕鬆剪裁,又不會卡布。”圍觀的女工們紛紛有樣學樣,認真調整手中的剪刀。程歡告訴記者,一把優質剪刀,看似結構簡單,卻需經過焊接、鍛打、切邊、沖孔等50多道工序方能制成。盡管有現代化機床,但核心工序仍依賴手工操作調試,尤其在關鍵的裝配階段,全憑人工經驗駕馭。一名合格的裝配工人,至少要經過3個月的學習實踐。
“90后”女企業家程歡,是土生土長的湖口人。高中畢業后,她像許多農村青年一樣外出闖蕩,在浙江義烏從事外貿工作。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發現服裝剪巨大的市場潛力,便開始自辦剪具企業。“起初確實困難重重,連最基本的剪刀制作工藝都要從頭學起。”程歡白天跑市場,晚上鑽研技術,硬是靠著勤學苦干打開了局面。
2019年5月,在湖口縣招商引資政策的吸引下,懷著對家鄉的眷戀和對親人的牽挂,她帶上20多名老員工,拉回大小設備20余車,踏上返鄉創業路。
剪具廠設在鄉鎮,給當地留守婦女提供了許多就業機會。“目前,廠裡有50多名員工,其中80%是女性。除鍛打、焊接等特殊崗位外,其他工序優先招聘女性員工。”程歡給員工培訓技術,現在每名員工都能勝任2至3個崗位,月均工資在5000元左右。這種家門口就業模式解決了留守婦女的生計問題,還讓她們獲得了更多發展機會。
近年來,該企業積極拓展中東、東亞、南美等地市場,朋友圈越來越大。在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的情況下,訂單量始終保持穩定,年產值達2000萬元。
一個小鎮工廠何以征服國際市場?程歡告訴記者,除了穩定優質的產品品質外,還有兩大原因。一是瞅准了賽道:國外客戶對優質服裝剪的需求大,但國內專業生產廠家並不多,企業正是抓住這個市場空白,實現了快速成長。二是“前店后廠”運營模式:程歡的丈夫常駐義烏負責外貿銷售,她在湖口主抓生產管理,實現產銷無縫銜接,生產出來的產品當天就能發往義烏,與其他服裝輔件拼箱出口,既解決了剪具重量大、運輸成本高的問題,又為客戶提供了一站式採購的便利。
“今年,我們准備在義烏國際商貿城開設線下門店,讓客戶更直觀地了解和體驗我們的產品,進一步拓寬銷售市場。”程歡說,企業計劃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打造完整的營銷網絡,讓中國制造的小剪刀走向世界的大舞台。(記者 周亞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