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區的戲班子 農村的戲園子
蓮花縣採茶劇團67年弦歌不輟以戲潤城

近日,蓮花縣採茶劇團帶著自編自導自演的原創小品《噓!保密》走進蓮花中學,將傳統戲曲的詼諧表演與國家安全主題深度融合,向該校師生宣傳保密、反間諜、反滲透、反詐防騙等主題內容,引得現場觀眾齊聲喝彩。
進學校、入社區、跑鄉村……在革命老區蓮花,蓮花縣採茶劇團67年弦歌不輟,長年累月奔走於全縣各地,為當地播撒文化種子。據不完全統計,自1958年成立以來,該劇團總行程達20萬公裡,相當於繞地球赤道5圈﹔送戲下鄉逾萬場,累計惠及觀眾近1000萬人次,先后獲評“全國優秀基層戲曲院團”“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
以戲潤城,成風化人。自建團伊始,蓮花縣採茶劇團便確定了“老區的戲班子、農村的戲園子”定位,並把群眾看戲滿意不滿意作為評判演出質量的唯一標准。為此,該劇團在人員不足、資金緊缺的情況下,自力更生,嚴格加強演職員工基本功訓練,同時借雞生蛋,著力提升編導、音樂、舞美專業水准。特別是近年來,該劇團堅持守正創新,立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獨特的紅色文化資源稟賦,先后創排了《鄉裡鄉親》《並蒂蓮花》《將軍還鄉》等一系列精品採茶戲,其中採茶小戲《翠竹情》獲得江西省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脫貧攻堅小戲小品曲藝大賽一等獎。
在出精品的基礎上,蓮花縣採茶劇團還致力於把戲送到百姓家門口。一次,劇團到偏遠山村良坊鎮白沙村演出,一場戲下來,演員們已是精疲力盡。正准備回城時,團長戚昔林得知,村裡一名80多歲的五保戶,因腿腳不便沒趕上看戲,正在家裡難過,他當即指派5名演員又穿上戲裝趕到老人家裡,專門為其表演了一出折子戲《秧麥》。還有一次,劇團在路口鎮街頭村演出,其中一個節目《哦,XY》“笑”果喜人,演出結束后7名村民仍扶著牆樂得直不起腰來,稱“一輩子沒這麼笑過”。劇團演員朱衛由衷地說:“做群眾的演員是無上光榮的,我們的價值就體現在農民兄弟姐妹的笑聲裡、掌聲裡。”
從肩挑手扛道具走遍鄉村四野,到文化“大篷車”開進尋常巷陌,蓮花縣採茶劇團通過送戲下鄉,積累了人氣、提升了名氣,被譽為“老表家門口的‘扁擔’劇團”。一次,劇團到一個偏遠山村演完戲時已近深夜,村民自發地燃起火把,為趕山路的演員們送行,並搶著為劇組抬箱扛櫃。這種層出不窮的感人場景,都已化為劇團“以戲為民”的無窮動力。“我們將根植人民,為百姓演好戲,不斷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戚昔林表示。 (記者劉啟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