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輪驅動產業躍遷 產融結合破冰出海
中信銀行南昌分行助力“江西制造”跨境遠航

從昌北國際機場起飛的貨運包機裡,滿載著南昌針紡企業趕制的球迷衫。在跨越山海的貿易通道上,金融創新正與產業升級同頻共振,為江西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書寫新的注腳。在江西民營經濟的熱土上,一場金融創新正為中小外貿企業注入澎湃動能——深耕贛鄱大地十八載的中信銀行南昌分行,瞄准省內特色產業精准施策,精准破解融資困局,通過外向型積分卡審批機制,為各產業集群打開跨境金融新通道,助力“江西制造”揚帆出海。
破冰:
產融結合新模式激活針紡產業
在江西,傳統針紡產業正經歷“破繭成蝶”之變。省會南昌的針紡行業通過30年的發展,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已成為我國中部地區重要的針織服裝出口及加工基地,其針織服裝的工業產值、出口貿易等綜合排名位居中國前4,出口貨值佔全省服裝比重近50%,其中文化衫出口量佔全國三分之一以上,動態安置就業人員近10萬。南昌市針紡行業現有近3000家企業,涵蓋了上下游全產業鏈,已經形成產業高端化、專業化、智能化、國際化的發展趨勢。
南昌市現代針紡商會是該市紡織服裝行業重要行業組織,對標打造千億級現代針紡產品集群目標。通過努力,中信銀行南昌分行成為商會戰略合作伙伴,針對本地針紡、服裝民營企業集群,批量獲客,通過外向型企業積分卡審批模式幫助企業實現“額度更高、授信更快、擔保更靈”,創新組建專業服務矩陣——由分行領導挂帥,平均從業超5年的金牌客戶經理為骨干,國際業務專家全程護航,形成“調研走訪—方案定制—服務跟蹤”全流程服務體系。
針對企業“回款慢、匯率險、融資難”三大痛點,中信銀行創新推出純信用外向型積分卡模式,通過量化指標構建企業“信用畫像”,實現快速審批。南昌某服飾集團負責人感慨道:“無須抵押物,僅憑出口實績就獲批500萬元信用額度,這在過去難以想象。”
南昌一家主營文化衫出口業務的企業,曾因東南亞訂單賬期延長陷入資金周轉困境。中信銀行服務團隊深入車間調研后,為其量身定制“應收款融資+遠期結匯”組合方案,不僅盤活百萬美元應收賬款,更通過外匯衍生產品對沖匯率風險。企業財務總監算了一筆賬:“綜合融資成本下降1.2個百分點,每年又能多接幾個訂單了。”
出圈:
首開涉外船舶保函探索新路徑
在江西,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觸角正不斷延伸。2024年,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1周年之際,中信銀行南昌分行以國際化視野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加碼主動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及全球產業鏈。4月25日,中信銀行南昌分行以1500萬美元涉外船舶預付款保函,為江西某船舶制造龍頭企業架起跨海金橋。這紙看似平常的保函,實則是內陸省份金融突圍的生動注腳——既填補區域業務空白,更以創新之鑰解開了資金密集型產業參與國際競標的雙重枷鎖:長周期資金佔壓與跨境信用壁壘。
在鄱陽湖畔的造船基地裡,船舶制造業動輒數年的建造周期,讓企業常困於“大額預付款沉沒、新訂單融資無門”的怪圈。中信銀行南昌分行依托“信外匯+”跨境服務體系,打造“全周期、低費率、快響應”的保函解決方案,將傳統的審批流程大幅壓縮,讓企業手持國際貿易信用通行証輕裝出海。
這場金融試驗的深意,遠不止於一單業務的突破。當九江外貿“大篷車”載著政策春風駛向企業時,中信銀行的保函恰似給“贛品出海”加裝了穩定舵——既化解海外買家對預付款安全的疑慮,又與出口信保、跨境結算形成政策組合拳。此次合作勾勒出產業鏈躍遷的清晰軌跡,這種“核心企業+金融樞紐”的模式,讓造船業這個傳統產業在金融賦能下,迸發出智能、綠色、科技的新光芒。
啟航:
跨境金融邁入“智能中信”時代
在數字浪潮拍打全球貿易岸線的今天,中信銀行南昌分行以“科技之槳”劃破傳統金融服務的堅冰。近日,該分行成功為省內某大型進出口集團線上開立1700萬美元進口信用証,標志著該分行跨境金融正式邁入“無紙化、零跑腿”的智能時代。
信用証業務曾是企業跨境貿易的“效率窪地”:紙質單據輾轉於銀行櫃台,印章核驗需跨越部門“層層闖關”,一筆業務常需馬拉鬆式的數日流程。尤其實體用印環節如同卡在齒輪中的砂礫,讓企業資金周轉與商機捕捉屢屢受阻。“過去開証要抱著幾十頁文件跑銀行,現在線上點點手指就能完成。”該企業財務總監感慨道。
“這不是終點,而是智能化跨境金融的起跑線。”中信銀行南昌分行國際業務部負責人表示,企業客戶隻需登錄中信銀行企業網銀,即可在線提交開証申請、上傳電子單據、完成電子用印,全程無須紙質材料和線下跑腿。這一創新舉措,不僅減輕了客戶用印的麻煩,更將業務辦理時間從原來的數天縮短至數小時,極大提升了業務效率,同時極大地減輕了客戶經理的負擔。此次分行首筆線上開立進口信用証業務的成功辦理,是分行踐行“以客戶為中心”服務理念的又一力証,也是賦能基層機構的有效舉措。當智能化遇見國際貿易,這場靜悄悄的金融革命,讓“智能中信”正在重新被定義。
為讓更多“江西制造”閃耀國際市場,中信銀行南昌分行正著力構建“金融+產業+科技”三位一體的跨境金融生態圈,為“江西制造”搭建通往世界的立體化橋梁。未來該分行計劃將積分卡模式拓展至涉外保函等場景,並大力拓展“線上化信保融資”等數字化產品,預計年內服務外向型企業將實現新的突破。據規劃,未來三年,該分行將構建覆蓋上百家核心企業及配套廠商的跨境金融網絡,重點支持紡織、電子、光伏等產業帶,以期帶動我省外貿額實現新的突破。這場始於贛江之濱的金融變革,正以創新之槳劃開國際貿易的波濤,讓“江西制造”之航道向著更深更藍的海域延伸,在產業鏈與資金鏈的共振中書寫開放型經濟的新篇章。 (黃祎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