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贛浙聯動增新動能 陸海互通添新引擎

2025年“南昌-寧波”海鐵聯運推介會成功舉行

2025年05月21日08:37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5月15日,“贛浙聯動 陸海互通”2025年“南昌-寧波”海鐵聯運推介會暨“浙江e港通”南昌站專列首發活動在南昌縣舉行。此次活動由南昌市人民政府、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廳、浙江省海港集團主辦,南昌縣(小藍經開區)、浙江海港物流集團承辦,旨在通過推介“南昌-寧波”海鐵聯運模式,深化贛浙兩地戰略合作,進一步架起贛浙兩省的經濟橋梁,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為贛浙兩地發展注入新動能。

  推介會期間,贛浙兩地政府代表,外貿、物流企業代表等150余人,共同見証了“浙江e港通”南昌站專列的成功開行,並詳細聽取了寧波舟山港、南昌國際陸港以及“浙江e港通”等介紹。

  據介紹,寧波舟山港作為全球重要的港口,是中國南方海鐵聯運業務量第一大港,擁有300余條集裝箱航線,連接著20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600余個港口。近年來,隨著贛浙兩省在物流領域合作的縱深推進,寧波舟山港與南昌深化戰略聯動,持續拓展合作版圖,共同推動南昌國際陸港建設,攜手搭建高效的海鐵聯運服務體系。今年1至4月,南昌至寧波舟山港的海鐵聯運業務量同比增長4.3%,為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浙江e港通”是浙江省積極打造“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服務最優”港口營商環境的創新舉措,通過構建“關港鐵地企”協同機制,推動寧波舟山港關務、港務、船務向內陸延伸,讓內陸港站成為國際貿易“始發港”和“目的港”。在關務方面,為企業提供“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高效通關體驗,減少貨物甩箱、退關﹔在港務方面,將預進港、預放行等功能前置到內陸,貨物進入內陸港站視同進入寧波舟山港港區,確保貨物准班出運﹔在船務方面,將空箱提取、全程簽單等服務前移至內陸港站,讓企業在家門口享受高效物流服務,實現“海港內延、陸港臨海”。目前“浙江e港通”站點已覆蓋包括南昌在內的20個城市,形成“長三角全面貫通、中西部重點突破”的立體網絡布局。

  南昌作為長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城市,是連接長三角、珠三角與中部地區的重要物流樞紐。近年來,南昌縣(小藍經開區)緊抓多重國家戰略疊加機遇,以南昌國際陸港為依托,堅定不移深化對內對外開放,加速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逐步形成了“12條國際直達和12條鐵海聯運線路”的格局。據統計,1至4月,南昌國際陸港累計開行外貿班列672列,到發標箱(重箱)4.4138萬個,依托24條國際物流線路,南昌國際陸港的物流觸角已延伸至世界130余個國家和地區,成為江西省服務外貿企業數量最多、覆蓋面最廣的陸港,先后入選“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獲評“5A級陸港”等稱號,成為江西省發展開放型經濟的重要平台和對外開放的橋頭堡。

  此次“南昌-寧波”海鐵聯運推介會的成功舉辦,以及“浙江e港通”南昌站的落地,將進一步深化贛浙兩省外貿物流戰略合作,通過寧波舟山港關務、港務、船務向內陸延伸,聚焦全鏈路整合艙位、箱源、貨代等物流供應鏈核心要素,實現“兩關如一關、兩港如一港、陸港如海港”,讓贛貨出海“快人一步”。未來,贛浙兩省將充分發揮“浙江 e 港通”模式優勢,深化跨區域協同治理機制創新,共同構建省際“關港鐵地企”五位一體溝通協調機制,以陸海聯動發展為紐帶,強化 “浙江 e 港通” 全程物流體系、啟運港退稅政策“三位一體”協同聯動效應,推動兩省合作從傳統物流通道互聯互通,向更高層次的產業協同創新、經濟融合發展轉型升級,全力打造區域合作示范,為全國跨區域協同發展提供實踐經驗。(李 慳)

(責編:鄒玢琦、邱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