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江西南豐:推廣龜鱉生態養殖模式 精深加工提升產品附加值

2025年05月21日19:13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南豐縣縣委副書記、縣長張瀝泉介紹南豐甲魚產業發展歷程。人民網記者 時雨攝
南豐縣縣委副書記、縣長張瀝泉介紹南豐甲魚產業發展歷程。人民網記者 時雨攝

人民網南豐5月21日電 (記者時雨)21日,江西省南豐縣舉行甲魚區域公用品牌戰略發布會,南豐縣委副書記、縣長張瀝泉在發布會上表示,南豐龜鱉產業歷經三十多年,形成了從傳統養殖到現代產業集群的跨越式蛻變,通過精深加工提升產品附加值,年加工總產值達10億元。

南豐坐落在武夷山和雩山之間,獨特的自然環境與優良的氣候條件,為“喜陽怕風”“喜靜怕驚”的龜鱉提供了天然越冬場地。“實踐証明,南豐縣龜鱉母種具有明顯‘三高一低’特性,即產蛋率高、受精率高、孵化率高、養殖成本低,中華鱉可年產蛋7批次,每批次15-18枚、年產蛋量100枚以上,孵化率高達90%以上,龜鱉親本養殖效益明顯優於其他區域。”張瀝泉介紹,當前,南豐龜鱉產業歷經三十多年,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形成了從傳統養殖到現代產業集群的跨越式蛻變,已成為全國最大的中華鱉親本養殖、種蛋種苗生產供應基地。

近年來,南豐縣堅持以工業化思維發展農業,積極打造集生產、加工、流通於一體的龜鱉全產業鏈條。張瀝泉介紹,南豐縣依托太和鎮龜鱉產業集群,與江西省農科院、桂建芳院士團隊開展合作共建,持續攻關遺傳育種、動物營養、病害防控等關鍵技術,建立規模化、標准化、科學化養殖體系,積極推廣“稻鱉共生”“蓮鱉混養”等生態養殖模式,全國首創“中國南豐龜鱉種源保護基地”“南豐縣龜鱉醫院”,實現年用藥量減少40%,病害損失減少30%,減損超1億元。

在精深加工方面,南豐縣積極打造龜鱉精深加工產業集群,引進和培育好良新、小團魚、芝露華、吉天下等龜鱉精深加工企業,年加工龜鱉產品1萬噸以上,年加工總產值達10億元。線上依托“大表哥”“小飛哥”等網紅直播帶貨,線下通過中國國際農交會、江西農博會等展銷平台,進一步打響南豐甲魚品牌,線上線下年銷售額約20億元。

統計顯示,目前,南豐縣龜鱉類養殖戶2000余戶,養殖面積2.5萬畝,年產種蛋5.1億枚,種蛋、種苗供應量佔全國市場近60%,2024年龜鱉產業綜合總產值達40.5億元。該縣先后榮獲“中國龜鱉之鄉”“國家級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中國龜鱉產業十強縣”“甲魚良種之都”等稱號,並作為“江西鄱陽湖甲魚產業集群”核心區域列入2024年全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項目。

“可以說,南豐甲魚產業的過去榮譽滿載、碩果盈枝,未來也將賡續輝煌、再攀高峰。”在發布會上,張瀝泉期盼來自全國各地的嘉賓化身“南豐甲魚推薦官”,通過多元渠道傳遞南豐甲魚綠色、健康、營養的品質密碼。

(責編:邱燁、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