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養雞孵“金蛋”

5月11日上午,在上栗縣楊岐鄉金雞村的迎福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廠房內,12萬隻海南褐雞在21℃的恆溫環境中覓食。隨著集蛋傳送帶平穩運轉,一枚枚紅殼雞蛋緩緩滾落至分揀台,工人們正熟練地裝箱,這批雞蛋將在兩小時后發往萍鄉城區的13家蛋商。
“我們公司的蛋雞養殖基本實現了全自動化,喂料、除糞都是機械化操作,車間裡隻需要一名打掃衛生的工人。”該公司負責人林福介紹。這名曾經的煙花爆竹企業主,如今已成為全縣蛋雞養殖領域的重要人物。
2020年,上栗縣花炮產業實施新一輪的轉型升級時,林福的企業面臨退出。他敏銳捕捉到萍鄉市每日需從外埠調入大量雞蛋的信息,便將廢棄廠房改建為全縣首個現代化蛋雞養殖基地。
5年來,林福的養雞事業風生水起,實現了雞生蛋、蛋生“機”的良性循環。“得益於先進的設備,我們的雞蛋質量比較好,破蛋率僅為0.1%,市場供不應求,今年又投資800萬元新建了1200平方米廠房。”他躊躇滿志地說。
走進林福新擴建的廠房,科技感扑面而來:7層立體雞籠配備智能環境控制系統,精准維持50%濕度﹔清糞機每天自動運轉,徹底告別傳統養殖場的異味﹔中央集蛋系統通過螺旋輸送帶實現“零接觸”轉運,保障食品安全。技術員萬紅民展示著中控平台:“從喂料配比到溫濕度監測都實現了數字化,12萬隻雞隻需20人管理。”
產能升級帶來顯著經濟效益。目前,該公司日產鮮蛋達2.75噸,月營收穩定在百萬元規模。新廠房內的蛋雞進入產蛋期后,該公司日產鮮蛋將增至7.35噸,日發貨車次增至2班,總營收增長160%。嘗到了轉型甜頭的林福喜不自禁:“市場大、銷路好,‘金雞’真的可以變‘鳳凰’呢。”
林福的蛋雞廠不斷發展,其所在地的村集體經濟隨之壯大,每年分紅近2萬元。“企業發展好了,可以帶動一方經濟。”金雞村黨支部書記沈克安如是評價。
不單是推動集體經濟壯大,林福的蛋雞廠也帶動了當地村民就業。“我們現在只要調整好飼料配比,自動化設備就會把飼料投放到養雞場內,每天隻需工作半天時間,回家還能干農活。”卯田村村民張運淼說。作為蛋雞廠開創之初就來務工的員工,他對這份工作非常滿意。依托這種靈活的就業機制,迎富農業已帶動周邊20名農戶年均增收4萬元,讓村民在家門口實現了增收。
記者了解到,為幫助林福這樣的原花炮企業主積極轉型,當地多措並舉,全力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讓其退得了、轉得好。楊岐鄉鄉長郁書超介紹,該鄉通過注入75萬元鄉村振興銜接資金,並協助林福辦理惠農貸款,讓其敢於投入230萬元引進最先進的全自動智能化設備。在他看來,“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的聯動機制,使蛋雞養殖成為了全鄉撬動鄉村振興的新支點。“開對了方子、找准了路子,機遇就在前方。”郁書超一語中的。(柳 金 全媒體記者 劉啟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