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畫旅游路 興業民豐樂
——探訪“全國美麗公路”G353靖安旅游公路

如詩如畫的G353靖安旅游公路。記者 付 強攝
5月6日,中國公路學會旅游交通工作委員會正式公布了“2025年度美麗公路項目”名單,G353寧福線靖安境內段旅游公路榜上有名。這條“美麗公路”究竟美在哪兒?又是如何助力靖安縣發展全域旅游和推動民生改善的?5月24日,記者前往實地一探究竟。
公開資料顯示,這條公路全長60公裡,路基寬度12米,路面寬度9米,由東至西橫貫靖安腹地,沿途經過仁首、雷公尖、雙溪、水口、高湖、官庄等鄉鎮,是靖安重要的交通干線公路。
驅車駛入這條道路,兩側風景如畫,雲霧穿梭於重巒疊嶂之間。很快,道路右側的江西大鯢文創產業園(主題旅游區)映入眼帘。該文創產業園是靖安縣政府重點打造的全域旅游新名片項目,總投資約3.5億元,以生態品牌為引領,深度挖掘“江西大鯢”文化底蘊與自然科普價值。項目由大鯢文創體驗館、木育工坊、種子工坊、五感森林四大部分組成。“開業一年多來,我們從游玩體驗和科普角度入手,推出了畢業游、親子游、研學游等各類旅游項目,共接待游客超2萬人次。”該文創產業園負責人羅豪杰說。
得益於這條旅游公路,該文創產業園斜對面的萬花谷景區幾乎天天爆滿,景區內的民宿一房難求。該景區負責人萬偉稱,景區以千畝映山紅特色資源為依托,打造潦河奇石部落群、懸崖通天佛手等十大網紅打卡點及叢林穿越、森林魔網、網紅橋等眾多體驗項目,滿足了親子游家庭的需求。同時,靖安縣堅持“一處一景、一地一韻”差異化發展景區,有效避免了同質化競爭,再加上該景區與沿線大鯢文創產業園等其他景區相互引流、相互推介,眾多游客紛至沓來。
隨著道路的開通,仁首鎮大團村等沿線碎片化土地成了“香餑餑”,為靖安白茶連片種植創造有利條件。江西寶珠峰茶葉開發有限公司、江西綠色家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企業陸續在沿線設立茶葉種植基地和茶葉加工中心。“我在白茶文化展示中心擔任講解員,父母在茶葉基地工作,家門口就業比外出務工強多了,還可以兼顧帶娃。”大團村村民陳春萍滿臉自豪。
宜春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靖安分中心主任熊勇介紹,在修建這條公路時,為支持靖安發展全域旅游,該中心巧妙地將靖安白茶文化園、雙林寺、鶴棲谷、東周古墓、況鐘故居等20多個旅游休閑娛樂景區和50多家各具特色的餐飲民宿串珠成鏈,使之成為我省知名旅游休閑目的地。該公路包含鐵門塹隧道和塘埠大橋兩個關鍵控制性工程,其中鐵門塹隧道長2981米,是我省最長的國省道公路隧道。塘埠大橋最深處約32米,是目前我省國省道公路建設史上水位最深的深水大橋。該項目的建成通車,徹底破解了“靖安天險”鐵門塹的交通制約,並且撤渡改橋,架設起橫跨羅灣水庫的塘埠大橋,縮短了行程約20公裡,為靖安山區鄉鎮群眾出行到縣城單程節約時間約30分鐘。
“結合當地自然景觀,我們還將棄土場和廢棄的養護站,改造成公路驛站。”熊勇說。5月24日,記者來到“觀海驛站”觀景平台,美麗的羅灣水庫和塘埠大橋盡收眼底,驛站設有咖啡書屋、玻璃棧道和非常完善的房車露營、充電加水、購物等服務設施,可以為自駕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房車補給和露營服務。
如今,這條公路已成為“金窩銀窩房車俱樂部”等房車露營愛好者的長期定點露營地,成為享譽全國的“美麗自駕路”。圍繞房車露營基地等核心景區,眼下,靖安縣正全力開展創建國家5A級景區工作。(記者 付 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