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油茶樹成為群眾“幸福樹”

5月24日至27日,2025年首屆油茶產業發展大會在宜春舉行。大會有何亮點?記者對此進行了關注。
機械化生產降本提效
本次大會有現場觀摩、專場推介、洽談簽約等環節。來自全國18個油茶主產區的參會人員,來到觀摩點之一新余市渝水區羅坊鎮連接村油茶宜機化經營示范基地,感受油茶產業的現代化發展脈搏。
映入眼帘的,是一望無垠的油茶林。各類機械在其中穿梭忙碌,整地大挖機輕鬆翻整土地,旋耕機有序進行撫育工作,無人機精准完成施肥噴藥任務,油茶專用採收機演示著高效採摘……
“以前油茶是人種天養,現在機械化經營,生產效率大幅提高。我們堅持以新型工業化引領農業產業化高質量發展,摸索出一條機械化、智能化、現代化的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新余市林業局油茶科科長焦鴻渤透露,該市油茶低產林改造前畝產是50至100公斤,通過調整密度、修剪枝條和施肥,改造后畝產達到300至400公斤。油茶新造林則全部採用宜機化種植,預計畝產能超500公斤。
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二級巡視員蔣桂雄表示,傳統生產方式成本高、效率低,機械化生產后成本降下來,效益提上去。推進機械化作業,是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路徑。
“吃干榨淨”式全產業鏈開發
參會人員走進宜春大海龜生命科學股份有限公司,隻見新研發的角鯊烷蠶絲面膜正加足馬力生產,其中的核心材料角鯊烷就是從油茶中提取的。“油茶不僅能生產出純天然高檔食用油,還能為保健食品、生物醫藥及化妝品提供重要優質原料。”大海龜公司董事長孫海輝介紹說,公司年產值可超20億元。
“該公司專注油茶活性物的提取及應用研究,開發出高附加值產品,對油茶‘吃干榨淨’和高品質利用有很好的示范作用。”湖南省林科院研究員陳永忠說,如何讓加工企業研發更多產品,推動油茶產品加快走近消費者,是當前油茶產業發展的最大瓶頸。油茶領域很多科技創新要加快應用到生產實踐中去,相關行業和部門還需加大扶持力度。
“唯有通過科技研發才能挖掘油茶產業的新質生產力。江西油茶的科技創新,體現在品種選擇、標准化栽培、加工利用等方面。比如江西企業從油茶加工后的副產品中提煉茶皂素等,這種加工理念應向我們的企業多推廣。”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二級調研員凌紹明說。
“油茶產業二產方面要全產業鏈開發,才能降本增效。江西油茶企業對油茶的加工轉化,已從傳統的物理加工變成現在化學成分的提取,大大提升了油茶產品的價值。”中國鄉村發展志願服務促進會副會長歐宏新表示。
帶富一方群眾效應明顯
在高安,參會人員走進農民姚友根開發的高產油茶基地。該基地48畝油茶已進入盛產期,2024年鮮果畝產超800公斤,山茶油畝產52公斤。預計310畝基地全部投產后,姚友根年純收入將突破30萬元。通過分享種植經驗和管理技術,基地已輻射帶動周邊新增高產油茶林超2000畝,每年帶動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超100人。
“這個基地高產穩產的同時,還開展機械化社會服務,通過村組精心組織,成立股份制技術服務團隊,既解決種植戶后顧之憂,還帶動周邊群眾就業和致富,模式值得推廣。”陳永忠說。
“一個農民通過油茶種植帶動這麼多人就業,聯農帶農富農效應明顯,這是油茶產業發展的最終目標。”歐宏新表示,通過觀摩,參會人員凝聚了油茶產業大有可為的共識。江西在油茶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方面,提供了好的實踐和經驗。希望參會人員帶回好經驗好做法,持續推動油茶產業發展,最終讓農民得實惠,讓油茶樹成為群眾“幸福樹”。(記者 楊碧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