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賡續榮光九十載 豐碑永駐慰英魂

“大渡河十七勇士”之一肖汗堯烈士“歸隊”

另外16位勇士,你們在哪裡?

2025年06月06日15:29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夏日嶺南,郁郁蔥蔥,生機勃發。

  “敬禮!肖汗堯‘歸隊’!”5月25日,在第74集團軍某旅“大渡河連”舉行的紀念強渡大渡河戰斗勝利90周年大會上,“大渡河十七勇士”之一肖汗堯烈士的侄子肖香銀將烈士畫像贈給連隊。當揭開肖汗堯畫像上紅布的那一刻,台下官兵的眼眶閃爍著激動淚花,熱烈的掌聲在空中回響。

  時隔多年,江西於都籍渡河勇士肖汗堯終於回到“大渡河連”。跨越時空的“歸隊”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其中既有烈士家鄉人民的執著追尋,又有江西主流媒體的持續關注,更有部隊官兵的不懈努力……除了肖汗堯,其余16位渡河勇士的后人今何在?英雄的家鄉依舊在關注,我們呼喚“大渡河十七勇士”整齊歸隊!

  十七位勇士的革命壯舉

  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水寬300米,兩岸群山嵩峻,險灘密布,水流湍急,地勢險要,自古就有“天塹”之稱。

  將時間的指針撥回1935年5月上旬,中央紅軍長征巧渡金沙江后,沿會理至西昌大道繼續北上,准備渡過大渡河進入川西北。當時,前有守敵,后有追兵。危急關頭,紅軍總部命令紅一團連夜襲擊安順場守敵,奪取船隻,強渡大渡河。

  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交給了二連。十七名勇士組成突擊隊,每人帶一把大刀、一支沖鋒槍、一支短槍、五六顆手榴彈,由當地船工擺渡,開始強渡大渡河。冒槍林彈雨,戰驚濤駭浪,沖過敵人的重重火網,勇士們擊潰守敵,成功搶佔渡口,為紅軍北上打開了勝利通道。

  “參加強渡大渡河的戰士裡,有一位叫肖汗堯,他是我大伯,江西於都人。”肖香銀熱淚盈眶地說,“大伯被確認為強渡大渡河的勇士,我感到無比驕傲。如今,他又‘回到’老連隊,我為他感到高興。”

  1930年,15歲的肖汗堯帶著13歲的弟弟肖懷清一起參軍。1935年5月25日,從小在梅江邊長大的肖汗堯,因為膽子大、會游泳,被選中參與執行強渡大渡河任務。最終,肖汗堯兄弟倆都走完了長征路,勝利到達陝北。再后來,肖汗堯前往太行山抗日,兄弟倆就此失去聯系。新中國成立后,肖懷清回到家鄉,肖汗堯的渡河事跡才被后人知曉。

  2021年,於都縣革命烈士紀念館工作人員在長征沿途尋找於都籍烈士的故事。當他們走進位於四川的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牆上展示的強渡大渡河勇士名單中的一個名字——蕭漢堯,引起了他們的關注。同時,陳列在紀念館的一張《戰士報》刊登了強渡大渡河勇士的光輝事跡,肖汗堯的名字清晰可見。

  經過核對,走訪肖汗堯烈士家人,又經黨史專家考証,於都縣革命烈士紀念館工作人員確認,家住於都縣銀坑鎮汾坑村的肖汗堯即“蕭漢堯”,是“大渡河十七勇士”之一。

  尋根溯源讓英魂歸隊

  對於90年前那場驚心動魄的戰斗,“大渡河連”人人熟知,十七位勇士的名字也有記載。然而,除了名字,十七位勇士究竟是誰?他們背后有哪些故事?大家卻知之甚少。

  “大渡河連”吳指導員告訴記者,他到連隊任職的第一天,就下定決心要完成這項工作,補上連史中的這塊“空白”。2024年4月12日,江西日報社江西新聞客戶端推出的專欄報道《90年的回響(14)|肖汗堯,強渡大渡河勇士!》吸引了他的注意。文中提到,“強渡大渡河勇士之一的肖汗堯是江西於都人”。看到這一消息,大家喜出望外,立即與於都縣有關部門取得聯系並確認肖汗堯正是當年強渡大渡河的十七勇士之一。隨后,連隊與肖香銀取得了聯系……

  “老英雄,我們來看您了。”今年清明節前夕,“大渡河連”選派優秀官兵代表組成的“尋根小分隊”追尋先輩足跡,跨越千裡,來到於都縣銀坑鎮汾坑村肖汗堯烈士墓碑前,敬獻鮮花、深情緬懷烈士。

  “1983年,我父親依照當地農村習俗為大伯做了銀牌,安葬在老家的石灰塘山上。”肖香銀擦拭著墓碑,眼含熱淚地說,“大伯,‘大渡河連’來人看您了。您應該感到很欣慰吧!”

  據悉,在祭拜肖汗堯烈士后,“大渡河連”還與於都歷史博物館簽訂了合作共建協議。

  英雄連隊續寫新榮光

  “連隊前輩強渡大渡河的英雄壯舉,為紅軍北上開辟了通路,一戰成名、享譽全軍。戰后,‘十七勇士’被授予‘紅星勛章’,二連被授予‘大渡河連’榮譽稱號。”吳指導員介紹,幾十年來,“大渡河連”通過各種形式傳承發揚先輩的英雄精神,爭當勇士傳人。

  “熊尚林!”“到!”“羅會明!”“到!”“肖汗堯!”“到!”……每年5月25日,是“大渡河連”的“連慶日”,連隊一直保留著呼點“十七勇士”的傳統。每當嘹亮的《大渡河連連歌》在軍營響起時,雄壯豪邁的旋律在每名勇士傳人心中蕩漾。2019年10月1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大渡河連”榮譽戰旗光榮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

  前不久,為重現肖汗堯烈士英容,於都縣人武部、於都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協調感動中國2007年度人物——葉慶華和安徽師范大學“紅色青春守護人”志願者,為肖汗堯烈士畫畫像。“接到‘大渡河連’邀請我參加紀念強渡大渡河戰斗勝利90周年大會的電話后,我決定將大伯的畫像贈給連隊,幫他‘歸隊’。”肖香銀眼含熱淚說道。

  在“大渡河連”的榮譽室,瞻仰著肖汗堯烈士的畫像,四班丁副班長激動地說:“我們曾經千萬遍呼喚著您的名字,如今終於看到您當年英勇無畏的模樣。在未來的軍旅路上,我們將繼續以你們為榜樣,接續弘揚長征精神,當好你們的傳人。”

  “肖汗堯勇士‘歸隊’是我們部隊的一件大喜事,也是一個良好開端。另外16位勇士尚未歸來,不知他們的后人客居何處。期待在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大渡河十七勇士’能早日整齊‘歸隊’。”該旅領導說。(肖力民 記者 胡 萍 袁榮穗)

  附:其余16位大渡河勇士名單

  熊尚林(二連連長)、羅會明(二排排長)、劉長發(三班班長)、郭世蒼(四班班長)、張表克(副班長)、張成球(副班長)、張桂成(戰斗員)、蕭桂蘭(戰斗員)、朱祥雲(戰斗員)、王華亭(戰斗員)、謝良明(戰斗員)、廖洪山(戰斗員)、丁流民(戰斗員)、賴秋發(戰斗員)、陳萬清(通信員)、曾先吉(戰斗員)

(責編:邱燁、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