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職院志願服務實踐隊赴吉州窯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為引導廣大青年走進基層一線,激發廣大青年積極投身鄉村振興的熱情,6月27日,吉安職業技術學院校團委組織“小梔子”志願服務實踐隊前往吉安縣永和鎮吉州窯青少年社會實踐點,探索“一葉興一業”的奧秘。
在指導教師的帶領下,隊員們來到吉州窯博物館、吉州窯遺址公園等地,近距離感受千年古窯的深厚歷史底蘊。博物館內,一件件精美的瓷器靜靜陳列,木葉天目盞、剪紙貼花瓷等極具特色的展品,引得隊員們駐足贊嘆。經了解,吉州窯創燒於唐代晚期,興於五代、北宋,極盛於南宋,而木葉天目盞更是吉州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以桑葉入盞,經高溫燒制,桑葉的脈絡在黑釉中清晰顯現,形成獨特的“一葉飄空天似水”的視覺美感。在體驗區,隊員們通過吉州窯永和古鎮虛擬體驗系統,感受“朱行街”“蓮池街”等地的繁華。隊員們通過聆聽講解、觀看實物、虛擬體驗等,深刻認識到吉州窯瓷器不僅是精美的工藝品,更是承載著千年文化的歷史瑰寶。
隨后,實踐隊走進吉州窯制瓷作坊,親身體驗吉州窯瓷器的制作工藝。在制瓷師傅的指導下,隊員們嘗試拉坯、修坯等工序。盡管動作略顯生疏,但大家熱情高漲,認真學習每一個步驟。“看似輕巧的修坯,實際操作起來卻非常難,需要掌握好力度和速度。”參與體驗的隊員汪旭藝感慨道。制瓷師傅還向隊員們分享了吉州窯從斷燒到復活的活態傳承煥新故事。由於戰亂,吉州窯逐漸走向沒落,導致在元末時,最具代表性的木葉紋盞等吉州窯陶瓷燒制技藝隨之失傳。1983年起,吉州窯古陶瓷研究所等相關工作人員開始著手復燒吉州窯,復原燒制技藝。經過多年的科研攻關,2013年,吉州窯失傳近600年的陶瓷工作、陶瓷技藝全面“復活”。
此次“訪千年古窯·尋一葉漂流”實踐活動,不僅讓“小梔子”志願服務實踐隊成員們深入領略了吉州窯的獨特歷史文化,更讓他們看到了鄉村振興戰略在基層中的生動實踐。接下來,隊員們還將前往井岡山市葛田鄉古田村青少年社會實踐點,繼續開展實踐活動,通過實地調研、志願服務等形式,深入了解鄉村發展現狀,積極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張可丹、王雪婷、王小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