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轉移,江西有底氣
——寫在2025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江西)舉行之際

推動產業有序轉移,既是優化生產力空間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保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迫切需要,能夠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促進資源共享,實現優勢互補,拓展發展空間。
“當前,我國東部地區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是大勢所趨,這為江西加快新型工業化、構建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了寶貴機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說。
立足資源優勢,深化區域產業協作
工業是發展的根基、經濟的命脈。近年來,江西深入實施“1269”行動計劃,工業總量規模快速壯大,傳統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協同共進,讓不同企業、項目在江西都能找到適配的產業賽道。
近日,位於余干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余干汽摩配產業園內一片繁忙。“每天,這裡都有200多種汽摩配件運往全國各地。”園區管委會主任譚文輝介紹。
2018年,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不少外地企業四處尋求擴張機遇。“我們同部分外地企業接觸后,決定把握這次難得的機會,把汽車、摩托車配件制造作為主攻方向,著力培育布局集中、協作緊密、服務齊全的汽摩配產業集群。”譚文輝說。
於是,余干縣將汽摩配產業作為首位產業來打造,攜手浙江省溫州市打造汽摩配產業集群,吸引溫州的汽摩配企業向余干轉移,實現優勢互補。截至2024年底,集群實現營業收入超100億元,入駐汽摩配產業園的100余家企業,相互之間已形成生產工藝的優勢互補、原料產品的供應配套。
欠發達地區發揮后發優勢,把握發展規律,主動承接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是發展壯大產業的有效途徑。
近年來,我省深化區域產業協作,充分發揮毗鄰長珠閩的優勢,主動對接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持續深化贛州與深圳、吉安與東莞等對口合作,加快建設深贛港產城一體化合作區、贛深合作共建產業園區,積極探索產業跨區域配套模式。
立足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完備的工業體系和堅實的制造業基礎,江西積極有序承接產業轉移,努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提升開發區發展水平,大力承接先進制造業轉移
開發區是產業最集中、經濟最活躍的平台功能區,也是承接產業轉移的重要載體。截至目前,江西有國家級開發區20家、省級開發區82家,這些開發區正是江西產業發展的主陣地主戰場。
踏入蜂巢能源科技(上饒)有限公司的動力電池車間,智能制造的現代感扑面而來,一組組動力電池從這裡下線,被運往世界各地。
2021年12月,蜂巢能源動力電池項目簽約落戶上饒經開區。從簽約、建設到投產,上饒基地項目建設跑出了加速度,成為蜂巢能源建設速度最快的項目之一。“蜂巢能源將立足上饒基地,持續招引產業鏈合作伙伴,加快跨界融合,構建新興產業生態。”蜂巢能源上饒基地負責人說。
近年來,我省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上饒市全力打造“科創+產業”雙向飛地,打破地理空間限制,實現創新資源共享﹔贛州市通過打造“科創飛地”,將深圳的創新資源、人才優勢與贛州的產業基礎、發展空間有效對接﹔萍鄉市建成萍鄉(長沙)科創中心,深入推進產學研合作,已促成15家入駐企業與全國各大高校開展28項技術轉移合作項目……
當前,江西深入推進開發區管理制度改革,推動開發區集中精力抓好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服務企業等主責主業,不斷增強開發區的承載力和帶動力,為高水平承接產業轉移做足了准備、蓄積了優勢。
讓產業轉移項目“接得穩、留得住、長得好”
“這是我們第三次在龍南投資。”贛州諾威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溫恆指著即將投入生產的第四期廠房說。2018年,這家企業以租賃廠房起步,2024年產值突破24億元,帶動6家上下游伙伴落戶,實現了從“租戶”到“鏈主”的蝶變。
產業轉移,不是簡單搬家,要讓產業轉移項目“接得穩、留得住、長得好”,這背后,離不開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
環境優則人才聚、事業興。
贛州市389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與深圳“同事同標”,140個事項“一網通辦”得到優化提升﹔宜春經開區推行“綠燈+有解”雙思維,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江西深入開展新一輪優化營商環境對標提升行動,切實提高經營主體滿意度,促進產業集聚發展。
在良好的營商環境加持下,越來越多的優質企業在江西聚集,用實際行動投下了信任票。
產業轉移,是經濟規律使然,也是國家戰略所指。近年來,江西充分依托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堅持以推動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為重點,深化實施“1269”行動計劃,積極承接產業有序梯度轉移,不斷擴大產業開放合作能級。截至目前,全省電子信息、有色金屬、裝備制造等12條重點產業鏈引進省外項目資金佔比超70%,為我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穩定在1.1萬億元以上、打造制造業強省提供了堅實支撐。
今天的江西,工業脊梁更加挺立,產業家底愈發殷實,產業生態全面優化,體現江西特色與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建設,主動承接新一輪產業轉移的態勢更加強勁。(記者 陳 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